高血糖引起胃轻瘫,易被忽视的五个问题
2017-06-06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整理编撰,未经授权不能转载,微信转载请通过医脉通内分泌科公众号申请白名单。

脑卒中可能引起偏瘫,其实胃也会瘫痪的,被称为胃轻瘫,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胃轻瘫与高血糖有关,而胃轻瘫又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因此今天我们来说说胃轻瘫相关的话题,以下五个问题是临床上容易被医生忽视的,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问题一:大约三分之一的胃轻瘫和糖尿病相关


胃轻瘫是一组以无机械性梗阻的胃排空减缓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症状性疾病。胃轻瘫的主要病因包括糖尿病(29%)、手术后(13%)、特发性胃轻瘫(36%)等,由此可见由糖尿病引发的胃轻瘫并不在少数,大约1/3的胃轻瘫与糖尿病相关,在病程大于10年的糖尿病患者中胃轻瘫发生率较高。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与高血糖相关,除此之外,亦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关,同时这类糖尿病患者也很容易出现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


在糖尿病患者群中,胃轻瘫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76%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胃轻瘫;北京协和医院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调查显示有50%的患者有胃肠动力紊乱表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对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进行病史和胃动力学检查,显示69.2%的患者有胃动力障碍。因此,各位内分泌医生不要忽视了糖尿病患者的胃动力管理。


问题二:腹胀、恶心不一定都是药物不良反应


某些降糖药有胃肠道不良反应,比如腹胀、恶心等,但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并非全都是服用的药物引起的。糖尿病性胃轻瘫简称为胃轻瘫,是由于长期糖代谢紊乱累及胃肠道神经和肌肉所致,其特征是胃动力下降(即蠕动减弱)和胃排空延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餐后早饱、恶心、呕吐、腹痛和体重减轻等。数据表明,胃轻瘫最常见症状是恶心(82%~90%)、呕吐(66%~84%)、餐后饱胀感及早饱感(54%~60%)、胀气(55%~75%)和上腹痛(46%~68%)等,少数患者伴前驱期发热。重症患者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脱水等继发表现。恶心、呕吐是胃轻瘫最常见的症状,尤其在糖尿病患者身体。因此,当患者出现上述胃肠道反应时,我们要注意查找真实原因。


问题三:糖尿病患者采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不一定都有益


糖尿病患者要科学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要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水果、蔬菜和全麦食物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多吃蔬菜,适当选择粗杂粮,来增加日常膳食纤维的摄入,这有助于平稳血糖。


但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并非对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益,本文提到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饮食就有特殊的要求,这类患者需要控制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由于高纤维、高脂饮食或固体食物会进一步加重胃排空延迟的情况,故胃轻瘫患者原则上应采取低膳食纤维食物,同时减少油脂摄入,芹菜、白菜、粗粮、肥肉、坚果等都要少吃。对于胃轻瘫症状较重者可逐渐增加流质、半流质食物在膳食中的比例,如牛奶、汤、稀饭、粥等,也可以直接用搅拌机将食物制作成匀浆食用,另外烹调时多放点水或延长烹饪时间也能软化固体食物,有助于胃排空。待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在此期间,血糖若控制不佳,需要根据情况对降糖方案进行调整。


问题四:胃轻瘫患者的降糖方案要不要调整


对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来说,一般糖尿病病程时间较长,自身胰岛素分泌较差,因此血糖波动较大。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因为胃排空延迟,导致食物消化吸收速度受到延迟,因此餐后血糖高峰后延,同时餐后高血糖的时间亦较长,餐后3小时的血糖有可能仍然很高,长时间的餐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伤很大。而对于使用胰岛素的胃轻瘫患者来说,因为食物消化吸收减慢与胰岛素发挥效力的曲线不一致,有可能导致餐后低血糖,因此要通过血糖监测搞清楚患者的血糖走势,调整用药时间,使得降糖药物曲线和血糖变化曲线尽量一致,使血糖平稳。


问题五:临床上用于胃轻瘫治疗的药物


对于胃轻瘫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办法,首先,还是应该病因治疗,控制好血糖。其次,可以给予一些促进胃动力的药物,第三,还可以给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最后,心理疏导和针灸、按摩等中医疗法也有缓解症状的功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的刘建湘老师对临床上治疗胃轻瘫的药物使用做了一个总结:1. 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作为促胃肠动力的药物,一方面可以拮抗多巴胺受体,止吐作用也比较明显,同时也有促进5-HT4受体的激动作用,是最早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药物,其优点是可以经静脉给药,缺点是不能长期、大剂量给药以防止锥体外系副作用。多潘立酮(吗丁啉)主要是拮抗多巴胺受体,也有止吐作用,其促胃动力的作用与胃复安相近,但是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不容易出现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缺点是不能经静脉给药,因此无法用于呕吐严重而无法经口给药的患者。盐酸依托必利(为力苏)具有多巴胺D2受体拮抗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的双重作用,可刺激内源性乙酰胆碱释放并抑制其水解而增强胃和十二指肠运动。没有锥体外系副作用,也只能口服给药。2.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如西沙比利、莫沙必利能够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胃对食物的排空,长期治疗有效。西沙比利因为存在心脏方面的严重副作用,目前已经不再使用。莫沙必利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3.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可以和胃动素受体相结合,刺激平滑肌收缩加速胃排空。优势是可以静脉给药,对于症状严重的胃轻瘫有确切疗效,但长期应用可能因为受体下调而降低疗效,因此一般在应用1周后应停止使用。如果需要的话可再次重复使用。刘建湘老师亦强调糖尿病胃轻瘫还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控制血糖能够防止胃轻瘫的发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