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根据4月6日在线发表于《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维生素D水平增高(尤其是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癌症风险降低相关。(PLoS One 2016)
法国研究人员在1980年的研究中首次揭示了维生素D缺乏与一些癌症的相关性。因为他们观察到高海拔地区人群(光照较少)维生素D缺乏的可能性更高,并且这些人
而本次研究旨在确定维生素D水平为多少时可有效降低癌症风险。维生素D的标志物为25(OH)D,是维生素D在血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研究人员对两项先前不同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一项纳入1169名女性的随机临床试验和一项纳入1135名女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通过对这两项研究进行结合分析,研究人员获得了一个更大样本和更大范围的25(OH)D水平。
唯一准确测定维生素D水平的方法为血液测试。临床试验队列中参与者平均血清25(OH)D为30ng/ml,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参与者平均血清25(OH)D更高:48 ng/ml。
研究人员发现,临床试验队列中年龄校正后的癌症发生率为1020例/100000人-年。前瞻性队列中癌症发生率为722例/100000人-年。癌症发生率随25(OH)D增加而降低。25(OH)D浓度≥40 ng/ml的女性相较于25(OH)D浓度≤20 ng/ml的女性癌症风险降低67%。
维生素D推荐水平近年来一直备受争议。2010年医学研究院(IOM)表示维生素D水平低于12 ng/ml会表现
随后,其他小组对血清维生素较高水平进行了了争论:≥50 ng/ml。在125 ng/ml以上时会产生副作用,一些维生素D支持者主张每日补充800-1000IU的维生素D;年龄在70岁以上、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补充更多。
Garland博士并未确定每日维生素D最佳摄入量及摄入方式(光照、饮食和/或补充)。目前研究仅仅澄清了每日维生素D水平在40 ng/ml可测得癌症风险的降低,而摄入量增加会带来额外获益。
研究人员总结到,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25(OH)D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反向关系,同时强调保持血清维生素D浓度在20 ng/ml以上在预防癌症上的重要性。通过多方努力使一般人群25(OH)D浓度达到40 ng/ml可潜在降低癌症发生率及相关死亡率。研究分析表明,改善维生素D状态或为预防癌症的一项重要工具。
到底维生素D该不该补充?
抛开癌症问题,一般人群该怎样面对维生素D补充问题,在2013年的欧洲内分泌学大会上维生素D研究领域的两位领军人物就曾就“是否每个人都需要补充更多维生素D”这个问题上进行过一场辩论。
支持者:大部分人是维生素D缺乏者,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的关键作用是促进肠道钙的吸收。所有文献都告诉我们一个结论:维生素D缺乏对机体不利不仅仅是因为机体缺乏维生素D,还因为它导致了钙的失衡。
目前普遍认为,维生素D缺乏症的定义是血维生素D水平低于20ng/mL(<50nm/L),大型观察性研究统计发现,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患肿瘤的机率增加,尤其是肠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更高,免疫系统更容易出现紊乱,总的来说,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死亡的风险增加。
反对者——大部分人并不需要维生素D,补充更多的维生素D弊大于利
尽管低水平的维生素D与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短寿命等诸多疾病及不利于人体的因素都有相关性。但现有关于维生素D的观察性研究对维生素D可能的作用价值都是各自的“独家报道”,我们还需要一些更加强有力的证据。
其他很多随机对照实验中,大部分都是阴性结果。在妇女健康倡议组织,有36,000人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没有显示有任何作用。维生素D加钙片反而导致肾结石发生率增加了17%。
总结
目前关于维生素D的研究层出不穷,小小的维生素D似乎成了广大研究人员的‘钟爱’。开篇研究对维生素D可能影响癌症风险的水平进行了探究,并发现40 ng/ml可测得癌症风险的降低。但维生素D并非越多越好,哪些人群应当补充维生素D?
显然,那些有佝偻病或者
开篇研究医脉通编译自:Higher levels of vitamin D correspond to lower cancer risk.Sciencedaily.April 6, 20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