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约·皮科大咖说】CSD 2025 | 宋智琦教授:白癜风分阶治疗新策略——破解基因易感性困局与长期管理挑战
2025-07-15

图片
图片

CSD 2025微专辑

扫描二维码

可查看更多内容


编者按

白癜风是一种以黑素细胞破坏、色素脱失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青少年为高发人群。皮损好发于面部、手足等暴露部位,病程迁延且复发率高,常因外观改变影响患者心理与社会功能。其发病与遗传易感性、免疫紊乱及暴晒、情绪波动等环境诱因相关,部分患者可合并甲状腺疾病等自身免疫性共病,这些特点也为疾病的临床诊疗带来了诸多挑战。

在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CSD 2025)期间,《医脉通皮肤科》特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智琦教授,就患者心理社会负担、儿童与成人诊疗差异、分阶段治疗目标设定及新型疗法应用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探讨。本文整理访谈核心观点,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图片
医脉通皮肤科:白癜风以皮肤色素脱失为特征,常累及面部、手足等暴露部位,且易反复进展。从慢性病程和外观改变来看,您认为白癜风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如自卑、焦虑)、社会功能(如职场/婚恋歧视)及共病风险(如甲状腺疾病)造成了哪些多维度负担?儿童与成人患者的疾病体验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图片



宋智琦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疾病,发病人群以青少年为主,目前仍属难治性疾病。尽管面部、躯干及四肢等部位的皮损经治疗可获得治愈或缓解,但疾病复发率高。这种反复发作对患者心理影响显著,无论青少年、成人还是儿童,均会因此产生困扰,这是该疾病对患者最突出的影响之一。其发病诱因较多,如有一定的遗传背景,加之暴晒等刺激以及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异常等。加之治疗周期漫长,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负担。皮肤科的临床医生一直呼吁社会重视这一疾病、消除社会歧视,关注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普及对白癜风的认识、推广规范化治疗。

儿童白癜风发病率亦不低,其治疗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药物选择和光疗应用上,部分药物对儿童存在使用限制,光疗也有明确的年龄要求。白癜风诊疗共识已对儿童用药的适用年龄、剂量等做出明确规定,临床可依此共识开展规范化治疗。相比之下,成人治疗方法更为广泛,可用药物也更多。但需强调的是,儿童与成人患者在治疗均需遵循早期治疗和足疗程治疗等原则,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有效率。


图片
医脉通皮肤科:白癜风治疗需平衡复色效果与长期稳定。您认为应如何根据患者病程(进展期/稳定期)、皮损面积及部位(如关节/黏膜),制定分阶段目标(如短期控制扩散、中期促进复色、长期维持稳定)?新型疗法(如JAK抑制剂、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需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图片

宋智琦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需区分进展期与稳定期,二者方法略有不同。进展期尤其是快速进展期,需系统应用口服激素,目的是在短期内迅速控制病情进展,规范用药通常能较快实现这一目标。此阶段若采用光疗,需降低剂量,以避免光的刺激加重病情进展。

进入稳定期后,治疗周期相对漫长,核心目标是促进皮损复色,后期必要时需结合外科干预。该阶段以光疗为主,联合激素外用制剂、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外用药物辅助治疗。进入光疗平台期,若皮损连续稳定6个月以上,可进行外科干预,如传统的磨削术、皮片移植,或组织工程移植、细胞悬液移植、毛囊移植(尤其适用于眉部、头皮等部位);若未达到6个月稳定期,可暂停光疗约2个月,持续使用外用药,待皮肤光老化、表皮增厚的状态改善后,再根据个体情况恢复光疗,通常1-2个月后可重新启动光疗。

中医中药在白癜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光疗平台期可采用火针联合中药治疗以缩短平台期。另一方面白癫风进展期的治疗除口服糖皮质q q激素外,口服中药也能取得一定效果。也可应用JAK抑制剂(如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等)控制进展期病情。该疗法能避免口服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发胖、血糖升高等副作用。但JAK抑制剂应用前需严格筛查,包括排除乙肝病毒复制、活动性结核(需复查T-SPOT、胸片)、肝功能异常、肿瘤(高危人群需筛查肿瘤标志物)、血栓倾向及血细胞异常等情况;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首次复查在用药1个月后,之后每2-3个月复查一次。事实上,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样需要类似的筛查与复查。总之,急性进展期强调系统用药以快速遏制皮损进展,这是治疗的关键环节。


图片
医脉通皮肤科:当前我国白癜风诊疗面临病因机制不明、治疗方案标准化不足、患者对“根治”期望过高等挑战。未来哪些方向可能为患者提供更有效且持久的解决方案?


图片


宋智琦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研究已证实其存在基因变异,部分患者呈现遗传倾向。此外,疾病复发率高也是突出问题。若要减少复发,需强调维持治疗与长期管理:维持治疗可采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将原每周一次的外用频率调整为每周两次,以降低复发风险;同时需建立长期管理模式,患者应定期复诊,监测是否出现新发皮疹。

由于患者的基因易感性无法通过现有手段改变,这种易感性将长期存在,因此需要长期关注疾病的发展。维持治疗通常需持续数年。还需警惕复发诱因,如应避免暴晒及各种氧化应激的触发因素,并及时启动维持治疗以减少复发。总体而言,目前尚无单一方案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白癜风问题,需通过综合管理实现病情的长期控制。



小 结



宋智琦教授围绕白癜风的多维度负担、分阶段治疗策略及未来方向展开了系统阐述。她指出,白癜风以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高复发率带来显著心理与社会负担,儿童与成人治疗虽在药物选择、光疗应用上存在年龄限制差异,但均需遵循早期、足疗程原则。治疗中,进展期需以系统用药(激素或JAK抑制剂)快速控制进展,稳定期则通过光疗联合外用药促进复色,平台期可结合中医干预或外科治疗;JAK抑制剂等新型疗法需严格筛查与监测以保障安全。对于病因不明、复发率高的现状,教授强调维持治疗与长期管理的重要性,需通过规范随访、规避诱因降低复发风险,未来仍需以机制研究为基础,推动诊疗规范化与个体化,为患者提供更持久的病情控制方案。

审核专家:宋智琦教授

专家简介


图片

- 宋智琦  教授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


  •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省特聘教授
  •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全国委员
  •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研究协作组首席科学家
  • 第五届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及色素病学组副组长
  • 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全国委员及色素学组委员
  • 辽宁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
  • 一项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一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负责人
  • 主持5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


图片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图片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