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癌症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管理与治疗(治疗篇)
2016-03-21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期,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发表了一篇综述,详细阐述了癌症治疗相关的心脏毒性的流行病学特征、检测和监控方案、管理及治疗方案。医脉通就其中管理与治疗方案的相关部分进行了编译,本篇为治疗部分。


相关资讯:CA:癌症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管理与治疗(管理篇)


在过去的30年里,由于早期检测策略的实施、手术方案的改善以及癌症治疗的进展,癌症死亡率已经有了大幅度的降低。然而,随着生存时间的改善,癌症治疗带来的其它器官的损伤问题,如对心血管(CV)的影响,就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心血管疾病(CVD)目前已经成为癌症幸存者的第二大远期发病及死亡原因。


常规化疗和靶向治疗与心脏损伤风险的增加存在相关性,包括左心室(LV)功能障碍(LVD)及心衰(HF),治疗导致的高血压,血管痉挛和血栓性缺血,以及心律失常,如传导系统损伤及可能的 QT 间期延长。这篇综述回顾了在癌症治疗中,预防或使治疗对 CV 组织影响最小化的管理和治疗方案。


ACEI 和 β 受体阻滞剂的作用


目前,关于抗肿瘤药物相关心肌病的治疗数据相当有限。通常这些患者都会被排除在评估 HF 治疗有效性的大型随机试验之外。仅有极少数的回顾性研究评估过 ACEI 和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这些研究的样本量都比较小。


最近,有研究前瞻性的评估了 ACEI 和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抗癌药物相关心肌病患者的疗效。该研究在201位存在蒽环类导致的 LVD 的患者中,评估了依那普利(可以的话联用卡维地洛)的疗效。患者在检测到 LVEF 降低时开始治疗,直到达到最大耐受剂量。研究人员发现,从化疗结束到 HF 治疗开始的时间间隔是心脏功能恢复的关键变量。事实上,在化疗结束后2个月内接受 HF 治疗的患者中,64%患者完全恢复了 LVEF。相反的,治疗如果开始于2个月后,则完全恢复 LVEF 的患者比例显著降低,6个月后才开始 HF 治疗的患者中,无完全恢复的患者。


与上述试验结果相一致,在另一项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中,依那普利联用卡维地洛或比索洛尔治疗蒽环类导致的 LVD 表现出更大的心肌功能改善疗效。研究中,患者在检测出有症状或无症状蒽环类导致的心肌病时,立刻接受 HF 药物,结果在平均8±5个月的随访期中患者心肌功能恢复率达到82%。目前尚需长期研究,以确定治疗中加入 ACEI 和 β 受体阻滞剂能否延长患者生存,或是否应在 LVEF 完全恢复时停药。


QTc 延长的管理


QT 间期延长会导致致命的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尽管 QT 间期延长并非最好的致心律失常风险的预测因子,但是它是评估药物的心律失常风险的前临床替代标志物,并已导致一些药物从市场撤出。尽管药物导致的 QT 延长会显著提高一系列不良事件的风险,但是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获益,包括可能治愈癌症患者,要比 QTc 延长的潜在风险更重要,甚至有时这种延长是显著的。对于有 QT 延长史的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或患有相关 CVD、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失常、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当进行监控与筛查。应当考虑在治疗中进行周期性的心电图和电解质监控。


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


对于很多抗血管生成药物 VEGF 信号通路抑制剂来说,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副作用。而对其进行监控与管理则需要肿瘤科医生、心脏病医生及初级卫生保健提供者的合作。在治疗中刚出现高血压的时候就进行积极的管理,对于避免心功能障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化疗方案潜在心脏毒性的理解也非常关键,能够为多学科管理策略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如果接受 VEGF 抑制剂/TKI 的患者:收缩压达到160 mm Hg 或舒张压达到100 mm Hg;糖尿病;曾有 CV 疾病,包括任何缺血性脑卒中史、脑出血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史;患有心梗、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或 HF;患有外周动脉疾病;心电图或 2D 超声心动图显示出现亚临床器官损害;吸烟;或血脂异常则应认为该患者处于 CV 并发症高风险。反复测量血压和积极的管理血压被推荐用于预防和控制临床并发症。


癌症患者的抗凝治疗


在癌症患者中,静脉血栓栓塞(VTE)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接受化疗或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患者出现 VTE 的风险是无癌症人群的七倍。一些随机试验显示,给予接受化疗的门诊癌症患者低分子量肝素(LMWH)具有显著的血栓预防作用。然而,因为认为风险绝对值降低有限,且存在并发出血的顾虑,ASCO 并不推荐日常使用 LMWH 预防血栓。仅高选择性,高风险患者,即在 Khorana 等建立的风险评估标准中得分为3且低出血风险的患者,可使用 LMWH 预防血栓。目前,关于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对癌症患者的VTE 的预防或治疗作用的数据还十分有限,因此目前也未获得 ASCO 的推荐。


原文编译自:Cardiotoxicity of anticancer treatments: Epidemiology,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CA Cancer J Clin 2016 Feb 26;[Epub ahead of print] PMID:26919165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