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磨玻璃样结节鉴别诊断的几个坑,你跳过了吗?
2017-12-11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肺癌筛查研究的开展和CT的广泛应用,肺结节的发现率也越来越高。磨玻璃样结节是一种在肺部CT薄层扫描上发现的病变,有很多种肺部疾病可以在CT上成为此类表现,最常见的是炎症以及一部分早期肺癌。那么怎么判断肺部磨玻璃样结节究竟是哪种疾病呢?一起来看。


1.定义


肺内边界模糊或清楚的无一定形状的密度增高影,其内可见血管纹理及支气管壁,称为磨玻璃影(GGO),按照范围分为局灶性和弥漫性,一般而言,弥漫性生长的多数是良性病变,局灶性生长的恶性程度比较高。病理改变主要是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塌陷,肺泡腔含气量减少,出现细胞、渗出液及组织碎片。


以GGO为主要特点的肺部结节称为磨玻璃结节(GGN)。磨玻璃结节也称毛玻璃结节,是肺结节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看,GGN 的出现多提示病变仍处于早期、活动期或进展期,因而及时、正确地判断其形态和性质对指导治疗十分重要。按照病理性质,GGN 可以是良性病变如局灶性纤维化、炎症或出血等,或是癌前病变如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 AIS),也可能为恶性肿瘤如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adenocarcinoma , MIA)、转移癌等。


2.影像学检查


CT是检查磨玻璃结节最常用的、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随着肺癌早期筛查的开展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发现,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为磨玻璃影及结节。采用低剂量胸部CT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GGO肺癌早诊早治的基础。


3.鉴别诊断


GGN可以为多种不同疾病的共同表现,但不同病理基础的预后有显著差异。良性病变大多在短期内可缩小、消散或长期不变,癌前病变适时合理地治疗可避免其向恶性转变,癌性病变早期合理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


1)形态学特征


按照GGN的密度均匀与否和是否伴有实质成分,磨玻璃结节又可再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 pGGN,见图1) 和伴有实性成分的混合磨玻璃结节(mixed ground-glass nodule, mGGN,见图2)。mGGN 内实性成分的多少,可作为判断良恶性的一个依据,也可作为评价其侵袭性的一个依据。若为恶性,则实性成分越多,且其侵袭性也越大;一般实性成分越多,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图1 pGGN


图2 mGGN


2)强化特征


对于不典型的GGN 应行增强CT检查,不仅可以根据注射对比剂后GGN有无强化来判断良恶性,还可依GGN周围或内部的血管形态来进行良恶性判断。良性病变多不影响邻近血管,故可见血管走行如常,从病灶边缘绕过或轻松地穿过病灶(见图3)。而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依赖性可致周围血管趋化生长,或由肿瘤释放血管生成因子等调控血管生成致血管构型改变; 同时幼稚血管数量增多,血流缓慢,故可见病灶周围的正常血管向病灶聚集或病灶内异常增多的肿瘤血管(见图4)。


GGN 与周边血管的关系可分为以下4 型: Ⅰ型,GGN 与血管走行无关系; Ⅱ型,完整血管穿过GGN;Ⅲ型,GGN 内血管扭曲、扩张或弯曲; Ⅳ型,其他更复杂类型的血管。


GGN 与支气管的关系可分为以下5 型: Ⅰ型,支气管在GGN 中走行截断; Ⅱ型,支气管在GGN 实性成分中走行扩张、扭曲; Ⅲ型,支气管在GGN 的磨玻璃区走行扩张、扭曲; Ⅳ型,支气管在GGN 内走行正常; V 型: 支气管在GGN 旁绕行。


图3 女性, 54 岁,右下肺炎性结节。CT 重建显示,支气管未进入病灶内部( V 型) ,血管及分支与GGN 基本无关系,形态学无改变( I 型) ; b: 女性,53 岁,右上肺炎性结节。GGN 中血管走行正常( Ⅱ型)。


图4 男性,64 岁,左肺上叶浸润性腺癌。CT 冠状位重建显示,GGN 中支气管被截断( I 型) ; 其中的血管分支走行扭曲、聚集、截断( Ⅳ型) ; c ~ d: 男性, 67 岁,右肺上叶浸润性腺癌。CT 冠状重建显示,GGN 中支气管走行扭曲( Ⅱ型) ; 血管走行略扭曲、截断( Ⅲ型) ; e ~ f: 女性, 60 岁,左肺上叶浸润性腺癌。CT 矢状位重建显示,GGN 中部分支气管被截断( I 型) ,其中的血管走行扭曲、聚集( Ⅳ型)。


3)生长速率


鉴于“同病异影,异病同影” 的普遍存在,CT所发现的病灶性质不能确定者,应定期随访病灶的变化,包括其大小、密度及其内实质性成分的改变。通常以倍增时间来计算肿瘤的生长速率,倍增时间即结节体积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由于AAH 可向AIS、MIA 逐步发展,生长较慢,pGGN 型肺癌的倍增时间明显长于实性结节型肺癌(见图5,图6)。


图5 患者男性,47岁。CT平扫发现右上肺叶部分显示毛玻璃样密度结节,直径测量约17.64 mm,初步诊断为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可能,建议3个月随访观察。B.3个月后CT扫描图像显示GGN消失,证实为局灶性非特异性炎症。


图6 患者女性,70岁。表现为纯GGN的浸润性腺癌(鳞屑样生长为主)。图A~F为2005-2010年左下肺叶同一病变的CT轴位图像,病灶从最早的微薄的纯GGN逐年呈现大小和密度缓慢递增。最终手术切除证实为鳞屑样增长的浸润性腺癌。


4.小结


随着肺癌筛查研究的开展和CT的广泛应用,将会有更多的GGN 被发现,且大部分为良性,接受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后复查发现病灶会缩小或消失,而恶性GGN 接受抗感染治疗后仍会持续存在,直径和CT值同样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对于初次发现的GGN,若依据形态学、强化特征暂时仍无法判断良恶性者,定期随访十分重要。对于GGN短期内迅速生长,要注意是否有感染可能,故应先行抗炎治疗1个月后复查肺部CT,对于考虑恶性的GGN 应尽早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高丰, 葛虓俊, 滑炎卿. 肺磨玻璃结节的CT分类及鉴别诊断研究[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2, 35(1):47-49.

[2]曹捍波, 张永奎, 王善军,等. 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的CT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 23(8):587-590.

[3]李凤, 沈晶, 薛昌辉,等. 肺磨玻璃结节与邻近血管及支气管的关系与分型对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7(5).

[4]曾显荣. 与肺癌相关的肺内磨玻璃结节的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 2017, 28(2):200-20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