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中华肿瘤杂志,经中华医学会授权,仅限于非商业应用。
研究目的
该研究探讨影响
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行胃癌手术患者684例,其中男475例,女209例,平均年龄59.9岁。
贲门及胃底癌206例,胃窦癌478例。
近端根治性胃大部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206例,远端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术478例。
食管残胃吻合术206例,毕Ⅰ式吻合术311例,毕Ⅱ式吻合术99例,毕Ⅱ+Roux-en-y式吻合术68例。
用于分析PGS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主要结果
6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PGS 48例,发生率为7.0%。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指数、饮酒指数、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焦虑评分、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术前梗阻情况、切除位置、吻合方式、是否保留迷走神经干、围手术期血糖水平、腹腔感染情况和术后使用镇痛泵情况与PGS的发生有关;
而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围手术期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P感染情况、焦虑评分、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术前梗阻情况、切除位置、吻合方式、是否保留迷走神经干、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和腹腔感染情况是PGS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67岁、围手术期白蛋白>35 g/L和保留迷走神经干是PGS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讨论
PGS是腹部手术的早期并发症,在腹部手术后均有可能发生,其发生率与多种因素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生理功能和主要器官储备能力减弱,肠道收缩运动减弱,对大手术、创伤、感染的应激能力降低,免疫抑制和防御能力减弱,手术耐受性和预后较差,加之老年体弱患者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及活动减少,术后更易
HP阳性患者大多存在
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术后容易导致吻合口
胃切除术后,胃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内环境改变,胃壁的顺应性及胃动力下降,毕Ⅱ式吻合不符合胃肠生理构造,使胃肠蠕动协调性差;同时,胆汁及胰液通过胃肠吻合口,加重吻合口的充血、水肿,从而加重了胃排空障碍。毕Ⅰ式吻合更加符合胃肠生理构造,胃肠蠕动节律更加协调,同时减少了胆汁及胰液的反流,减轻水肿,更有利于胃肠蠕动排空功能的恢复。
切除迷走神经导致胃去神经支配,信号传导功能下降甚至缺失,严重影响胃肠动力及排空功能,增加PGS的发生率。应激状态下,
术后腹腔感染加重吻合口水肿、充血及迷走神经损伤,不利于吻合口愈合及胃肠动力恢复,增加PGS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饮酒及术后是否使用镇痛泵与PGS的发生有关,但多因素分析这些因素与PGS的发生无关。
综上所述,对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术前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时纠正和消除导致PGS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胃癌患者PGS的发生。
来源:刘德连, 张学伟, 吕方启. 胃癌术后胃瘫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华肿瘤杂志,2017,39( 2 ): 150-153. DOI:10.3760/cma.j.issn.0253-3766.2017.02.0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