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2013与往届会议有所不同的亮点是,本次会议分为了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分会场和高血压分会场两个特色分会场召开。
1、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分会场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分会场包括了4个专题:
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研究进展专题: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教授和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张幼怡教授主持,首先王宪教授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
循证指南与临床实践专题:由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静萱教授和来自卫生部北京医院的杨杰孚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李建平教授作了“血脂管理新指南解读”报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徐成斌教授报告了“强效他汀的安全之选”。
血脂治疗新进展专题: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高炜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赵水平教授主持,首先由赵水平教授演讲了“降脂药物联合应用评价”报告;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叶平教授报告了“关注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来自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李建军教授作了“为什么HDL-C不是新指南的耙目标”报告。
冠心病防治新进展专题: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陈红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徐成斌教授主持,陈红教授首先作了“新证据新视角-聚焦冠心病防治”报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刘健教授报告了“光学相干
2、高血压分会场
高血压分会场包含了高血压流行病学与社区转化医学、循证指南与临床实践、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基础研究及高血压及靶器官损伤转化医学研究中的热点4个专题。
高血压流行病学与社区转化医学专题:来自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的陈博文教授以及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的张新华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的王丽敏教授首先作“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及其控制情况”报告;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王增武教授报告了“第五次全国高血压患病率调查介绍”;此外,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的张新华教授演讲了“以科研证据为基础的卫生服务政策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慢病防控方案”报告;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王健松教授作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社区高血压管理工作经验”报告;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杜雪平教授报告了“转化医学与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关联性”。
循证指南与临床实践专题:来自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赵连友教授、来自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文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丁文惠教授主持,首先赵连友教授演讲了“我国高血压防治策略的探讨”的精彩报告;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张宇清教授作“201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简介”报告;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王文教授作了“心率-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新靶点”报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悦教授作“2012~2013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简介”报告。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基础研究专题:来自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惠汝太教授、澳大利亚贝克心脏研究所的杜晓军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徐明教授主持,惠汝太教授首先报告了“基因改变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意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孙宁玲教授报告了“从基础到临床:血压波动性研究”;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张伟丽教授作了“
高血压及靶器官损伤转化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专题: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的荆清教授和澳大利亚贝克心脏研究所的杜晓军教授主持,深圳大学生物医药研究所的徐希平教授报告了“H型高血压与卒中——中国转化医学实践”;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的荆清教授报告了“miRNA在血管重塑和稳态维持中的作用及其在高血压血管损伤和保护中的意义”。
至此,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圆满结束,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2013是继2011年成功举办后的第三届,已逐渐成为心血管转化医学的年度饕餮盛宴!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