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V概况
CINV是由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分为急性期和延迟期。急性期为恶心和呕吐发生在化疗开始后的首个24小时以内;延迟期为恶心和呕吐发生在化疗开始后至少24小时之后。目前CINV仍然很重要,就美国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显示,对病人的呕吐控制不良会影响病人的就诊次数增加、进而患者化疗次数减少,最后导致复发率增高。因此CINV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CINV在欧洲有较高的发病率(泛欧洲CINV 流行病学调查)。在中国很多医生不会注意由于化疗引起的恶心。由于呕吐涉及患者尊严及其生活质量,因此中国医生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注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CINV治疗进展
在1978-2008年30年间,从临床没有有效的止吐处方,病人呕吐频繁发生,到08年NK1拮抗剂上市,临床化疗的止吐效果有了明显改善。
对于像大剂量化疗治疗白血病等存在恶性呕吐的病人,临床应用控制呕吐应注意需加足量
泛欧洲呕吐注册研究(PEER)旨在比较在第1个疗程中因使用高度和中度致吐化疗方案(HEC或MEC)而接受与CINV预防指南相同的治疗(GCCP)的患者与接受与CINV预防指南不同的治疗(GICP)的患者在化疗后120小时内完全缓解(CR为无呕吐及未使用补救治疗)的比例。研究表明,遵守指南的化疗预防方法明显降低当地患者HEC和MEC治疗中出现CINV的比例。GCCP可预防CINV,对不同CINV情况和不同化疗阶段均有效。部分由于对止吐指南的依从水平导致研究患者中CINV的发生率较高。
研究表明,使用
2008年Yeo等报告的关于AC方案(0-120小时,地塞米松/
总之,研究表明,亚洲患者CINV发病率同样被低估,泛亚太CINV疾病负担研究(PrACTICE)结果将明确确切的发病率以及指南执行比例。
关于指南
对可治愈的肿瘤患者,与积极进行支持性治疗相比,医生更倾向于进行积极的抗肿瘤治疗。与关注支持性治疗指南相比。医生更关注肿瘤治疗的指南。更倾向于遵守更有效的治疗指南。医生,尤其是肿瘤科医生应该全面的了解各种指南。目前关于CINV共有4个指南,如NCCN已经更新至11年了,12年指南正在制定中。
专家介绍
马军,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1970年-1978年通过刻苦自学获得了国家首届自学成材奖,同时作为国内首批国家选派到日本留学。
简要工作经历:
1970年-1978年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科 实验员
1979年-1980年 日本新大医学部 研究生
1981年-1983年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 研究生
1984年-1987年 哈尔滨第一医院血液科 主任 副研究员 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 所长 副主任医师
1988年-1989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 研究员
1990年-1991年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所长 研究员 主任医师
1992年-1993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部 客座研究员
1994年-2005年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所长
更多阅读:
NCCN 2011止吐指南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