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铁民: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处理策略
2012-07-19 来源:医脉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通常合并动脉壁钙化,约有1~5名患者因冠脉病变处钙化而导致常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失败。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Percutaneous rotational,coronary atherectomy,PRCA)通过机械方法阹除内膜钙化或硬化斑块,经PRCA预处理再行常规PCI治疗,是目前严重钙化疗病变的常用处理方案。7月14日,在第八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上,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的姜铁民教授为大家介绍了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策略及冠脉旋磨术治疗钙化病变的相关内容。

姜铁民
姜铁民教授

       1、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风险

       1)内膜面及斑块内钙化可能会影响球囊、支架的通过,甚至造成支架脱落;

       2)支架不能充分扩张,导致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率增加;

       3)高压力扩张球囊时,由于球囊扩张过程中所产生的张力不均匀造成球囊破裂、血管破裂、心包填塞的风险明显增加。

       4)冠状动脉撕裂的风险:IVUS显示钙化对球囊扩张后撕裂的发生有直接影响。在有钙化的病变中,撕裂的发生率较高,并且撕裂一般发生于钙化和非钙化斑块的过渡段,是由于球囊扩张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均匀张力造成的。

       5)再狭窄:若病变扩张不充分,支架不能充分扩张释放,则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较高。

       2、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

       1)强支撑力指引导管;EBU/RBU、Amplaze
       2)亲水涂层导丝穿过病变
       3)多条导丝扩大管腔帮助球囊通过
       4)由小至大多条球囊反复充分预扩张:1.5-2.5mm
       5)球囊外垫导丝扩张:2.0-2.5mm
       6)切割球囊扩张
       7)高压球囊扩张:2.0-2.5mm
       8)高压球囊外垫导丝扩张
       9)多条导丝帮助下输送支架
       10)高压球囊后扩张

       3、冠脉旋磨术治疗钙化病变 

       冠脉旋磨术主要适用于解剖学上高危的病变,多为C型病变、球囊难以通过或扩开的病变、长段血管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这些病变PCI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

       冠脉内旋磨联合支架置入治疗严重钙化病变,去除了钙化斑块增大管腔,提高了严重钙化病变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1)冠脉旋磨术治疗钙化病变的适应证

       A、球囊无法扩张开的钙化病变
       B、再狭窄病变
       C、单支血管及多支血管病变
       D、长病变、分叉病变
       E、不适合支架术的血管(血管直径<2.0mm)

       2)非适应证但经常使用的情况

       A、支架内再狭窄
       B、长而弥漫性病变
       C、完全闭塞病变
       D、有/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

       3)冠脉旋磨术的禁忌证

       A、血栓性病变
       B、严重左心功能不全(EF<30%)
       C、桥部血管病变
       D、冠脉内膜撕裂

       4)影响冠脉旋磨治疗的因素

       A、偏心或同心性病变
       B、成角的角度
       C、病变的出口的角度
       D、血管狭窄的程度
       E、病变的位置:口部、中间或接近分叉部的病变

       5)冠脉旋磨治疗的风险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PTCRA)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如:痉挛、慢流或无再流、撕裂或穿孔、急性闭塞,甚至死亡。

       PTCA 治疗还会遇到尴尬的情况,如:PTCA钢丝不能通过病变;或PTCA钢丝通过病变,但球囊不能通过病变;抑或球囊通过病变,支架不能通过病变等情况。临床工作中需妥善处理。

       更多阅读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