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与羊膜腔内感染轻度相关
2011-08-17 来源:爱唯医学网
       在妇产科传染病学会年会上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分娩期间羊膜腔内感染(IAI)产妇的子女发生孤独症的风险轻微增加,但会上报告的另一项研究未观察到此关联。 

       这2项研究均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神经发育障碍医学研究所的Cheryl Walker博士及其同事进行。 

       第1项研究为回顾性出生队列分析。分析对象为全州卫生规划和发展办公室(OSHPD)数据库中登记的1991年1月~2001年12月在加州出生的20,206名孤独症儿童和6,028,353名对照者的管理性资料。研究者采用ICD-9诊断代码658.4来查找IAI病例。 

       分析结果显示,在子女发生孤独症的产妇中,IAI发生率为7.27%,而在子女发育正常的产妇中,IAI发生率为6.51%。在校正产妇年龄、胎次和保险支付方等因素后发现,IAI感染产妇的子女发生孤独症的风险增加6%[比值比(OR)=1.06]。 

       Walker博士指出,IAI通常诊断不足,而且相关病历记录不完整,因此OSHPD数据库收录的病例报告可能不全。另外,也无法根据管理性资料对细微的亚临床状态进行评价。因此,该研究可能低估了IAI与孤独症之间的轻微关联。 

       与第1项研究结果相反,研究者对一项名为CHARGE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进行亚组分析后,并未发现孤独症与IAI之间存在关联。CHARGE研究于2003年启动,纳入来自加州北部的约1,500例受试者,其中一些受试者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另一些发育正常或存在发育迟缓(但不是ASD)。亚组分析仅纳入自出生起就有病历记录者,分析对象为509名子女为ASD患者的妇女和325名对照者。 

       研究者对以下几个指标进行了评价:显性IAI,定义为产妇病历中记录的IAI;隐性IAI,定义为存在1种以上IAI症状,包括子宫压痛、阴道恶臭分泌物、脓性羊水以及产妇或胎儿心动过速;IAI风险,根据4分量表(无风险~显性IAI)进行界定;分娩时应用或未应用抗生素情况下的IAI风险。 

       结果显示,396名子女为孤独症/ASD患者的可评价妇女与247名子女发育正常的妇女在以下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显性IAI发生率(3.9% vs. 4.6%)、存在1种以上IAI症状(9.8% vs. 9.9%)、存在IAI风险(20.2% vs. 18.6%)、破膜超过18 h(6.5% vs. 4.1%)、分娩时应用抗生素(26.3% vs. 22.4%)、在未应用抗生素情况下存在的IAI风险(12% vs. 10%)。在校正产妇年龄、支付方和出生顺序后发现,子女为孤独症患者的妇女和子女无孤独症的妇女的IAI风险相似(校正后OR=1.08)。 

       研究者表示,CHARGE研究存在犯Ⅱ型统计错误的可能,而OSHPD研究存在对预测因素和转归分类不佳的可能。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