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能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效果
2011-04-26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外科治疗
文献标题:Outcom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文献出处:Clin Endocrinol (Oxf). 2010 Dec;73(6):777-91
期刊影响因子:3.201
文献类型:Meta-Analysis, Research Support, Review
PMID:
20846296

        检索了MEDLINE、EMBASE、以及Cochrane CENTRAL数据库,咨询了专家,并回顾了相关出版物的参考文献。选用的研究方法为对照与非对照垂直研究,入选者为接受了外科手术的NFPA患者(单纯手术治疗、或联合其它治疗方法)。研究资料为一式两份,由相互独立的评审人员进行审核;评审者通过充分的可重复性确定了研究合格,并提取了描述治疗质量与结果的数据。通过每个研究评估了危险度、相对危险度(RR)、以及95%可信区间(CIs),并应用随机效应荟萃分析整合了以上数据。

        多数入选的研究为非对照性病例分析,其中的患者都接受了外科手术联合放射治疗。该证据的总体可信度很低。中位随访时间为4.29年。若进行单纯外科手术、而不联合放射治疗,则肿瘤复发的风险增高(RR 1.97;95% CI,1.15-3.35)。与经蝶入路者相比,并发症多见于经颅入路手术者(死亡率RR 4.89;95% CI,3.15-6.47;新发生垂体前叶激素缺陷RR 4.90;95% CI,2.94-7.82;永久性尿崩症RR 2.50;95% CI,1.05-5.35)。总体而言,经蝶入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死亡率较低(≤ 1%),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对于所有的患者重要预后而言,其发生率≤ 5%),但仅有少于1/3的患者获得了垂体功能改善。

         经蝶入路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与视野缺损改善、以及肿瘤复发率降低相关,观测证据支持这一结果。

F1000专家评价

Theingi Aung and Niki Karavitaki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本文包含系统回顾与荟萃分析,并且针对无功能垂体腺瘤(NFAs)的外科治疗方法、总结了迄今为止其收益与风险的所有证据。

        在垂体瘤当中,NFAs的普遍程度位列第二,居首位者为泌乳素瘤。NFAs的发病率约为22例/100,000人。对于伴有视野缺损的无功能垂体瘤患者而言,外科手术为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该荟萃分析包含了对58例NFA患者的对照与非对照垂直研究,这些患者均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且部分患者还接受了放射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4.29年。该分析表明,对于预防肿瘤再发生而言,外科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外科手术(相对危险度 [RR] 1.97,95% 可信区间 [CI] 3.15-6.47)。此外,针对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与死亡率而言,研究证实经蝶入路手术的安全性高于经颅入路手术(死亡率RR 4.89;95% CI 3.15-6.47;新发生垂体前叶激素缺陷RR 4.9;95% CI 2.94-7.82)。约80%手术患者获得了视野缺损的改善(95% CI 62)。

        以上数据大多取自非对照研究,其特征为具有统计异质性,这限制了证据的可信度。此外,对于负责治疗的外科医师而言,其手法与经验对手术疗效具有显著影响。尽管该荟萃分析具有上述不足之处,但它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关于NFAs治疗的重要信息。

        外科手术普遍用于无功能垂体腺瘤(NFPA)的治疗。该系统回顾与荟萃分析的目的,即评估手术治疗对死亡率、手术并发症、垂体功能、以及视野的影响作用。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