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常用抗精神病药用于首发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三年随访研究
2020-02-01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导读


本项针对首发精神病(FEP)患者的研究中,喹硫平的3年全因停药率最高(95.16%),显著高于奥氮平(69.09%)、利培酮(71.43%)、阿立哌唑(73.08%)、齐拉西酮(79.03%)及氟哌啶醇(89.28%)。


开始用药至停药的平均时间方面,喹硫平(60天)的表现劣于奥氮平(855天)、利培酮(786天)、阿立哌唑(452天)、氟哌啶醇(295天)、齐拉西酮(251天)。


综合评估有效性、副作用及临床疗效,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可作为FEP一线药物中的优选。


————————


医脉通编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首发精神病(FEP)患者而言,初始抗精神病药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治疗走势,包括日后停药所致病情波动及复发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除了短期疗效(efficacy)及副作用之外,患者能否长期坚持使用该抗精神病药,包括停药率及开始用药至停药所需时间,同样与治疗转归密切相关,可作为抗精神病药重要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指标。然而目前,在长期随访中头对头比较抗精神病药相对有效性的研究仍相当缺乏。


研究简介


为评估六种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氟哌啶醇、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及喹硫平针对FEP的长期有效性,来自西班牙的一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为期3年的随访研究。该研究1月24日在线发表于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影响因子 4.207)。


2001年2月至2011年1月间,研究者连续评估了被转诊至PAFIP(一个为期3年的FEP干预项目)的患者,入组标准包括:15-60岁;居住在特定辖区;精神病首次发作;既往未使用过抗精神病药或累计使用时长<6周;满足DSM-IV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等。排除标准包括共病药物依赖、精神发育迟滞、神经系统疾病及头部外伤等。


研究包括两个阶段,均采用随机化、开放标签、灵活剂量设计:2001年2月至2005年9月,入组患者被随机分入奥氮平(5-20mg/d)、利培酮(3-6mg/d)或氟哌啶醇(3-9mg/d)组;2005年10月至2011年1月,入组患者被随机分入阿立哌唑(5-30mg/d)、齐拉西酮(40-160mg/d)或喹硫平(100-600mg/d)组。所有药物均在5天内快速加至目标剂量,具体剂量可基于经治医师对疗效及副作用的评估而调整。


研究主要转归指标为有效性,即3年全因停药率及开始用药至停药的时间,其中停药分为四种情况:无效或疗效不佳;显著副作用;不依从;其他原因。次要转归为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涉及BPRS自基线的减分等一系列指标,具体可查看文末的文献索引(开源)。


研究结果


最终样本共纳入了376名FEP患者,奥氮平、利培酮、氟哌啶醇、阿立哌唑、喹硫平、齐拉西酮组分别为55、63、56、78、62、62人;3年随访结束时的总体脱落率较低(20.75%)。值得注意的是,5名受试者在随访期内自杀身亡,提示防自杀的重要性。


篇幅所限,以下重点介绍主要转归指标——有效性,以及次要转归指标中副作用方面的发现:


图1 生存曲线:坚持使用各种抗精神病药的患者比例

(Gómez-Revuelta M, et al. 2020)


3年全因停药率


整个样本的3年全因停药率达79.25%,即每5名患者中就有4人在3年随访期内停用了初始抗精神病药。这一结果与既往长期随访研究接近。


具体到各种药物,喹硫平的全因停药率最高(95.16%),显著高于奥氮平(69.09%)、利培酮(71.43%)、阿立哌唑(73.08%)、齐拉西酮(79.03%)及氟哌啶醇(89.28%)。


开始用药至停药的平均时间


与全因停药率类似,喹硫平(60天)的表现劣于奥氮平(855天)、利培酮(786天)、阿立哌唑(452天)、氟哌啶醇(295天)、齐拉西酮(251天)。


停药原因


▲ 因无效或疗效不佳停药:喹硫平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五种药物,此时喹硫平的平均剂量为440mg/d;另五种药物无显著差异。


▲ 因副作用停药:喹硫平、齐拉西酮、利培酮、奥氮平、氟哌啶醇、阿立哌唑组分别为12.9%、37.1%、31.7%、14.5%、31.1%、12.82%。齐拉西酮组的比例显著高于阿立哌唑、奥氮平及喹硫平。


▲ 因不依从停药:利培酮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优于阿立哌唑、喹硫平及氟哌啶醇组。


次要转归指标中的安全性方面,六种药物在诱发困倦/镇静、睡眠时间延长、静坐不能、体重增加、射精障碍及闭经的风险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如:


▲ 喹硫平相比于阿立哌唑更容易诱发嗜睡,但诱发闭经的风险显著低于氟哌啶醇及利培酮。


▲ 阿立哌唑相比于利培酮较少诱发射精障碍,但相比于奥氮平和齐拉西酮更容易诱发静坐不能。


▲ 奥氮平诱发体重增加的风险显著高于齐拉西酮。


▲ 氟哌啶醇诱发锥体外系反应的风险显著高于阿立哌唑、喹硫平及齐拉西酮。


3年随访期结束时,各抗精神病药的平均剂量分别为:阿立哌唑16.3mg(216.8mg氯丙嗪当量),齐拉西酮121.3mg(202.2mg氯丙嗪当量),喹硫平195.9mg(261.1mg氯丙嗪当量),利培酮2.9mg(145mg氯丙嗪当量),奥氮平8.74mg(174.8mg氯丙嗪当量),氟哌啶醇3.2mg(160mg氯丙嗪当量)。


结论


本项研究显示,不同抗精神病药在有效性、具体副作用及某些疗效维度方面存在差异。尽管抗精神病药的选择需要综合权衡疗效及副作用,并采用个体化原则,但基于上述结果,六种常用抗精神病药针对FEP患者的推荐等级可分为:


▲ 优选: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可视为“一线中的一线药物”。


▲ 次选:氟哌啶醇、喹硫平、齐拉西酮。


临床工作中,FEP患者长期坚持使用抗精神病药不仅仅需要患者方面的努力,药物自身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更好地明确患者的停药模式,对于降低复发风险及改善总体转归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献索引:Gómez-Revuelta M, Pelayo-Terán JM, Juncal-Ruiz M, et al.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in First Episode of Psychosis: PAFIP 3-year follow-up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comparing haloperidol, olanzapine, risperidone, aripiprazole, quetiapine and ziprasidone.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20 Jan 24. pii: pyaa004. doi: 10.1093/ijnp/pyaa004. [Epub ahead of print]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