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胸痛、ST段抬高,看图猜结果丨急诊“心”事
2019-12-23 来源:医脉通

作者:刘严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心电图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检查,但缺点是需要一双“慧眼”。

 

病例回顾

 

老年患者,近期被诊断为直肠腺癌,正在接受化疗和放疗。由于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继而导致贫血,被收入病房住院治疗。既往吸烟史,有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家族史。入院时,患者面色苍白、恶病质状态,但生命体征平稳,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入院时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无明显的ST-T改变。由于血红蛋白较低,患者接受了输血治疗。

 

1576833877228623.jpg

图1 患者入院时心电图

 

住院期间,患者自觉胸骨后疼痛,急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III、aVF导联和胸前V1-V4导联ST段抬高,I、aVL导联ST段压低(图2)。胸痛发生前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80g/L,离子正常,除肌酐132.6umol/L外,其他生化指标正常。胸痛前2小时胸部X线检查正常。

 

1576833895579728.jpg

图2 胸痛发生后的心电图

 

在出现严重胸痛后,患者很快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由于患者伴有消化道出血,所以没有给予溶栓治疗。最终,虽然医生给予了积极的抢救,但患者还是治疗无效,临床死亡。为明确患者死亡原因,经家属同意后进行尸检。尸检结果显示:心脏轻度肥大,冠状动脉轻度粥样硬化,但没有明显的冠脉疾病,没有心肌梗死的迹象;肺部检查发现双侧大面积肺栓塞,肺动脉受累分支几乎完全阻塞(图3)。

 

1576833915492156.jpg

图3  尸检显示大面积肺栓塞(箭头:肺动脉栓子)

 

SIQIIITIII,肺栓塞的特异性心电图改变

 

说到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第一个特异性改变非SIQIIITIII莫属(图4),仔细看看患者入院的心电图,还是可以明显看到SIQIIITIII的影子。突然发生的SIQIIITIII型被认为是肺栓塞常见而重要的心电图改变,是肺栓塞的“特异性表现”。但由于缺乏发病前心电图的对比,常常给诊断带来困难。有研究发现,急性肺栓塞患者出现典型的心电图SIQIIITIII改变的几率为30.9%,其发生原因为急性右室扩张使心脏发生顺钟向转位。虽然SIQIIITIII大都为肺栓塞所致,但其他引起右室负荷急剧增加的疾病也可以导致这些改变。所以,单凭SIQIIITIII不能确诊肺栓塞。

 

1576834047358211.png

图4  心电图SIQIIITIII改变

 

除了心电图SIQIIITIII改变,肺栓塞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心电图改变:

 

1. 胸前导联T波倒置

 

胸前导联T波倒置多呈对称性,倒置深度不等,常出现于V1~V3 导联,一般自右向左逐渐变浅,借此可与冠心病鉴别,亦可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 如溶栓治疗) 。

 

2. ST段改变

 

肺栓塞时可出现ST段抬高,改变可能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也可出现ST段压低。

 

3. aVR导联R波增高

 

急性肺栓塞后,aVR导联R波可迅速增高,当病情好转时R波又可下降,甚至恢复正常。因此,aVR导联R波的动态变化,在肺栓塞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间接依据。

 

4. 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是肺栓塞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右束支传导阻滞、房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也较常见,多为一过性,与右心负荷加重、心室扩大有关。

 

Brugada波,死神在招手

 

Brugada波在1992年被报告,是指V1~V3导联出现J波、ST段抬高、T波倒置,酷似右束支阻滞的图形,被认为是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猝死的标志。患者胸痛发生后检查的心电图,在V1-V4导联都出现了典型的Brugada波(图5)。


1576834111483795.png

图5 典型的I型Brugada波


当患者出现症状,病情发生变化,而在心电图上看到这种突发高耸的Brugada波时,电风暴即将来临,死神已然在招手。准备好仪器设备、急救药品,准备战斗吧!

 

参考文献

1. Mohsen A, El-Kersh K. Variable ECG findings associated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BMJ Case Rep 2013; 2013.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 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3): 197-211.

3. 徐升, 夏永庆. 心电图对肺栓塞首诊的价值.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 (18): 95-98.

4. 衣风,赵冲.肺栓塞心电图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3):52-53.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