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临床上遇到高血压伴低血钾的患者,很容易联想到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醇增多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型醛固酮增多症(PA)是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自主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症、
PA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见表1),其中最主要的类型是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与醛固酮瘤(Conn综合征)。
表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类型
J Intern Med(2018)
PA的高血压有这类特点
PA是最常见的
很少出现
PA的其他临床表现
低血钾相关症状:这是PA的另一个重要的症状,过多的醛固酮分泌导致肾性失钾、失氢离子,因此PA常出现低钾相关的临床症状,一般还会伴随碱中毒,患者出现肌肉痉挛、面神经叩击征(
肾功能受损相关症状:患者可出现夜尿增多、多尿(由于低钾导致的肾浓缩功能下降),伴随还有口干、多饮等症状,患者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代谢紊乱:醛固醇分泌增多,可直接作用于
PA的筛查试验
目前采用
PA的确诊试验
因为ARR作为PA的筛查有一定的假阳性,因此需要选择一种或几种确诊试验避免过度诊断,目前有四种确诊试验,即口服高钠饮食、
1. 生理盐水试验: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于中国人来说,生理盐水抑制试验切点为11.45ng/d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2%和95.4%,该切点高于国外指南推荐的切点。另外,坐位生理盐水试验诊断PA时ROC大于卧位生理盐水试验(0.96 vs. 0.80,P<0.01)。坐位生理盐水试验对单侧和双侧PA诊断敏感性较高(87% vs. 38%)。
2. 卡托普利试验: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存在一定假阴性。卡托普利试验后2小时醛固酮最佳诊断切点为11ng/dl,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0%,推荐采用卡托普利后2小时醛固酮绝对值为诊断标准,而非指南推荐的抑制率或ARR。
3. 口服高钠饮食:国内开展较少,操作繁琐,准备时间长。
4. 氟氢可的松试验:国内无药,操作繁琐,准备时间长。
PA的分型检查
一般肾上腺CT对醛固酮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由于醛固酮瘤通常较小,CT的准确性有限,常常不能有效地鉴别正常的肾上腺、肾上腺增生或腺瘤,另外,如果需要手术治疗,都进一步采用肾上腺静脉插管采血(AVS)技术。
瑞金研究建立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实现了精准定位,积累了1100例病例,AVS成功率>95%,分型诊断准确率从76.7%升至93.3%,因此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为PA分型诊断的“金标准”,但这是有创检查且价格昂贵,国内大部分中心无法开展,可以利用ACTH兴奋试验区分单侧PA及双侧PA,实现PA无创分型诊断。
鉴别诊断
对于高血压伴有低血钾的患者,除了PA之外,还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引起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鉴别诊断。
1.
2. 肾脏缺血引起高血压:比如急进性原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伴低血钾,这种情况下血压较PA更高,进展更快,常伴有氮质血症等。
3. 失钾性肾病:通常见于肾小管酸中毒或慢性肾盂肾炎,往往伴有高血压、低血钾,患者肾功能损害较明显,尿钠高,血钠不高反而降低,无碱中毒,多有酸中毒。
4. 肾素瘤:为分泌肾素的肾小球旁细胞肿瘤。
5.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避孕药都有可能引起高血压、低血钾。
6.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临床表现近似PA,比如严重高血压,明显低血钾性碱中毒等,这种情况有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先天性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此病用
参考文献:
[1]陈家伦,主编.临床内分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余学峰,主编.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3]王卫庆教授,肾上腺疾病研究进展,CSE2019.
[4]William F.Young.潘慧,朱惠娟,陈适(译).奈特绘图版医学全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