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Chiun Tsai , MD , Jen-Yu Wang , MD , Yu-Hung Wu , MD , and Yen-JenWang , MD
本期负责人:吴文育 上海华山医院
审校:徐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翻译:唐教清 华西医院
短文
致编辑:马拉色菌毛囊炎是青少年常见疾病,易被误诊为
本回顾性分析纳入第9版国际疾病分类(ICD)代码704.8(毛囊性疾病)、117.9(真菌病)或111.0(花斑癣)及第10版ICD代码L73.9(毛囊性疾病)、B48.8(真菌病)或B36.0(糠疹病)的相关病例。患者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仅纳入直接镜检或
共321名儿童(<18岁,79例)和成人(242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通过查阅病历获得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季节、症状、
表Ⅰ. 临床特征
*数值为n(%),除非另有说明
†儿童组和成人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包括
§在有随访数据的患者中统计
最常见的年龄段为10-19岁(图1)。儿童组中位年龄14岁,成人组为35岁。两个年龄组中均以男性患者为主(分别为72.2%和77.7%)。两个年龄组的诊断率,夏秋季均高于春冬季(P<0.001)。儿童和成人患者在症状、过度出汗、
图1. 马拉色菌毛囊炎病例年龄分布
儿童患者常见皮损部位为胸部(74.7%)和背部(46.8%),其次为颈部(22.8%)、头面部(21.5%)和上肢(13.9%)。成人患者多分布于上肢(25.2%,P=0.037),在头面部(11.6%,P=0.027)较少。面部受累最常见为儿童额头和成人下颌下区。
大多数儿童(75.9%)和成人(64.9%)组患者有口服
尽管马拉色菌毛囊炎好发于躯干,但此病更易于累及儿童患者的面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
参考文献略。
来源:https://doi.org/10.1016/j.jaad.2019.03.01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