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前应用秋水仙碱可减少炎症标志物,但不能减少MACE风险|AHA 2019
2019-11-18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当地时间11月17日,在2019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AHA2019)上,主要研究者,来自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的Binita Shah教授公布了COLCHICINE-PCI试验的结果。

 

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秋水仙碱不能显著降低PCI相关的心肌损伤或30天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然而,秋水仙碱与PCI术后的某些炎症标志物的显著降低有关,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Shah教授表示,在PCI术前1-2h,使用研究剂量的秋水仙碱并未降低心脏微损伤的发生率,但该研究首次证明了使用秋水仙碱可防止急性损伤时血管炎症的进展。

 

PCI围术期数据缺乏

 

利用球囊或支架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会引发血管炎症和心脏微损伤;而在心脏病发作后减少炎症反应可改善预后。然而,目前尚无可迅速减少血管炎症的药物。对此,Shah教授认为,秋水仙碱是一种价格便宜且疗效较好的消炎药,可长期用于痛风和心包炎的治疗。

 

之前,Shah教授研究小组已证明了秋水仙碱可减少炎症细胞对损伤或发炎血管内皮和血小板的附着。CANTOS试验证明,抗IL-β抗体可减少心梗后MACE的复发。COLCOT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该药物有望用于心梗后心血管事件的二级预防。

 

由于低剂量秋水仙碱起效迅速,副作用较小,因此可能特别适用于PCI患者。然而,关于冠心病患者使用秋水仙碱的数据较为有限,且目前尚无研究评估在接受PCI的患者中使用秋水仙碱的情况。

 

秋水仙碱与安慰剂的对比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Shah等在1427例疑似缺血性心脏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成年人中进行了评估。这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PCI治疗。经过排除和退出后,研究最终对709例参与者进行了评估。患者被随机分为安慰剂组(348例)和秋水仙碱组(366例)。秋水仙碱组患者在术前1-2h服用1.2 mg秋水仙碱,之后1h再次服用0.6 mg秋水仙碱,如图1所示。

 

1574069929691599.png

图1 研究设计

 

PCI队列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岁,男性占93%,种族多样化,包括57%的非西班牙裔白人,21%的西班牙裔,17%的非西班牙裔黑人。

 

约50%的患者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为PCI的适应证,38%的患者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71%的患者吸烟,54%的患者有糖尿病。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PCI术后24h内的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研究人员以PCI术后30min-1h内的IL-6浓度作为测量值。研究显示,秋水仙碱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118例和122例患者符合研究的主要终点,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如图2。


1574069949781180.png

图2 主要终点事件结局


秋水仙碱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24例和25例患者在30天内发生MACE事件(次要终点事件),在两组间亦无显著差异,如图3。另外,Shah教授表示,MACE事件的发生主要由Ⅳa型心梗驱动。此外,两组患者在与PCI相关的心梗的次要结局方面亦无显著差异。

 

1574070027832923.png

图3 关键次要结局


嵌套式生物标志物亚组研究

 

研究人员还对280例接受PCI的患者进行了嵌套式生物标志物的亚组研究。他们测量了全身炎症标志物和中性粒细胞活性,尤其是IL-6浓度。在研究中,未发现秋水仙碱组患者的IL-6浓度在术后1h或在6-8h较基线时有衰减。然而,在术后22-24h,秋水仙碱组患者较安慰剂组的IL-6浓度升高明显减弱,如图4。尽管两组间的IL-1β水平没有差异,但与安慰剂组相比,秋水仙碱组患者在22-24h时的hsCRP浓度较基线的百分比变化减弱。

 

1574070057761204.png

图4 炎症标志物亚组分析终点

 

此外,除秋水仙碱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较安慰剂组的发生率更高外(9% vs. 3%),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较低,如图5所示。另外,安慰剂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更为普遍。

 

1574070075280141.png

图5 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望


研究人员指出,在PCI患者中,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秋水仙碱的最佳剂量和给药时间。这项研究发现,炎性标志物在PCI术后24h左右减少,因此在术前较早开始秋水仙碱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Shad指出,包括COLCOT和CLEAR SYNERGY试验在内的其他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每天服用秋水仙碱如何改善心梗后的预后,并可能为未来指导秋水仙碱在PCI患者中的应用提供重要信息。


目前,Shah教授正在与麦克马斯特大学的Sanjit Jolly教授(OASIS 9试验的首席研究员)合作,并且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资助,以对CLEAR试验参与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心脏病发作后哪些患者使用秋水仙碱可能获益,从而推进精准医疗。

 

中立结果及一些新问题

 

圣迈克尔医院的Subodh Verma教授认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Verma指出,Colchicine-PCI的主要结果显示了秋水仙碱对PCI相关心肌损伤的中性作用。在观察生物标志物时,早期的主要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在22-24h时IL-6出现了适度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变化。

 

另外,Verma指出,研究人员是接受过诊断性血管造影和其他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混合人群。因为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通常有可变的生物标志物反应,这具有重要意义。再者,研究中未报告炎症标志物的绝对基线水平,但是它们很重要。在CANTOS试验中已证实,基线炎症反应增加的患者获益更大。令人欣慰的是,PCI术后24h,hsCRP的降低证明了其生物学疗效。这使我充满信心,疗法已经开始,至少炎症受到了影响。

 

然而,秋水仙碱应该如何应用?Verma教授指出,如果患者近期发生心梗,则基于COLCOT试验可以得到答案。如果患者是急性STEMI围术期(peri-STEMI),则仍需等待CLEAR试验的结果。对于PCI术前或围术期患者,Verma教授则认为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确定残余炎症的风险,并可能将这种急性负荷剂量与慢性持续治疗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Colchicine Before PCI Cuts Inflammatory Markers but Not MACE.  Medscape. November 17, 2019.

[2] Binita Shah , et al. Colchicine i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ll presented at: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essions; Nov. 16-18, 2019; Philadelphia.


专题链接:2019心脏协会科学年会(AHA201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