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附睾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 临床必备
2019-09-02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附睾炎 临床必备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附睾是位于睾丸后部,连接输精管,由曲折、细小管道构成的生殖器官。附睾可以储存和携带精子。当精子离开睾丸后,就继续在附睾生长发育。


附睾炎(Epididymitis)是指发生在附睾的炎症,常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图1)。附睾炎最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包括性传播感染,如淋病或衣原体感染。有时,睾丸也会同时发炎,这种情况称为附睾睾丸炎。


1567419665183052.png

图1 附睾炎(左为正常,右为附睾炎)


病因


附睾炎的病因包括以下几项:

➤性传播感染。淋病和衣原体是性活跃年轻男性附睾炎的最常见病因。


➤其他感染。来自泌尿道或前列腺感染的细菌可从感染部位扩散到附睾。此外,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病毒,也可导致附睾炎。


➤化学性附睾炎。这种情况发生在尿液向后流入附睾时,可能由搬动重物或紧张所造成。


➤外伤。腹股沟损伤可引起附睾炎。


➤结核。由结核引起的附睾炎较少见。


症状


附睾炎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以下几项:

➤阴囊肿胀、发红或温热


➤睾丸疼痛和压痛,通常在一侧逐渐出现


➤排尿疼痛或尿急或尿频


➤阴茎分泌物


➤下腹或盆腔疼痛或不适


➤精液带血


➤发烧,不常见

并发症 附睾炎的并发症包括:

➤阴囊充满脓液(脓肿)


➤附睾-睾丸炎,当感染从附睾扩散到睾丸时


➤生育能力下降,较少见

慢性附睾炎 持续超过6周或复发的附睾炎称为慢性附睾炎,其症状可能逐渐出现。有时无法确定慢性附睾炎的病因。


诊断分析


需检查患者腹股沟区肿大的淋巴结和患侧肿大的睾丸,也可通过直肠指检来检查前列腺肿大或压痛。

建议进行的检查还包括:

➤性传播感染筛查。将一根男性拭子插入阴茎末端,以获取尿道分泌物标本。在实验室检查标本是否有淋病和衣原体感染。


➤尿液和血液检查。分析尿液和血液样本中的异常情况。


➤超声。这种影像学检查可用于排除睾丸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确定流向睾丸的血液流量是低于正常值(显示扭转),还是高于正常值,这将有助于附睾炎的确诊。


治疗


细菌性附睾炎和附睾睾丸炎需要抗生素治疗。如果细菌感染的原因是性传播感染,患者的性伴侣也需要治疗。在使用抗生素后48到72小时内,患者会有好转的感觉。即使患者症状很快消失,也应足疗程使用抗生素,以确保感染完全消失。

注意休息,使用运动带、冰袋和止痛药均可帮助缓解不适。建议患者定期随访,以检查感染是否已经清除。

手术 如果脓肿已经形成,可能需要手术才能排出脓肿。有时,需要手术切除全部或部分附睾(附睾切除术)。如果附睾炎是由潜在的生理异常所引起,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和家庭疗法 附睾炎通常会引起相当大的疼痛。为缓解不适,建议患者采用以下方法:

➤卧床休息


➤躺下,使阴囊抬高


➤如果耐受,可使用冰袋冷敷阴囊


➤佩戴运动护具


➤避免搬动重物


➤在感染消除前避免性交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
Mayo Clinic Staff. Epididymitis. July 11, 2019. mayoclinic.org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