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国新办举行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系列新闻发布会,雷海潮最新公布,目前95%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门诊延时服务或者节假日门诊;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周末的免疫接种门诊服务。
基层医疗的发展令人瞩目,但95%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延时门诊这一数据在医生圈子内引发了关注。
多家医院及社卫中心官宣:开展延时服务!
近日,又有多家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纷纷开启了延时门诊、夜间门诊及午间门诊服务。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
从 2025 年 9 月 1 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的诊疗时间延长至 19 时 30 分,晚间开诊科室齐全,门诊药房、门诊服务中心、采血中心等配套的检查与服务时间,工作日也同步延长。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5 年 9 月 1 日,黄昏门诊正式恢复开诊,工作日接诊时间为 17:30 至 20:30,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专科门诊。
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开设午间门诊、夜间门诊和周末门诊,有多位专家在延时门诊坐诊。
康巴什区 7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自 2025 年 9 月 15 日起,正式推出 “早晚门诊” 服务。门诊每日早晨 7:00 开诊,晚间延长至 20:00 结束,周末及节假日照常开诊。
四川省邻水县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自 2025 年 9 月 8 日起,预防接种门诊下午延时到晚上 20 点,可提供所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服务。
……
365天同质化门诊
事实上,这些医院及社卫中心“全年无休”的决策并非个案,而是全国医疗服务加速改革的一个缩影。
6月25日,上海市儿童医院官宣,365天同质化门诊,全科室常态化开放,所有辅助科室照常运转。
不仅仅是午间门诊,该医院还透露,该院设立的周末门诊目前也可以看到专家。周末门诊会由副主任医师级以上专家轮流出诊。
这一趋势也已在全国多地落地。
5月7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发布公告称,自5月10日起,该医院将实行5天半工作制。
根据公告信息,该医院工作时间将进行调整,实行5天半工作制。其中,工作日为星期一至星期五、星期六上午;休息日为星期六下午、星期日全天,期间提供假日门诊;急诊科、住院部等科室则继续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
5月15日,《厦门日报》以“厦门这家医院放出王炸!周末节假日看病=工作日”为题,报道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厦门中山医院)周末及节假日门诊全面升级服务的消息。
据悉,该院从5月17日开始,无论周六周日或法定节假日,30多个专科将全天接诊;增加“热门专家”出诊次数;西药房、中药房全天开放;多项检查每天都能做。
事实上,早在2022年10月中旬,该医院就曾提出“全面开放周末门诊”,重点增加“热门科室”“热门专家”的周末出诊,实现周末门诊与工作日门诊“无差别、同质化”。
不过,此次上海实施的365天同质化门诊与以往的假日门诊还是有所不同。
延时服务背后,医护权益谁来保障?
患者“看病更方便”的另一面,是医生“工作更辛苦”。据2024年一项调研显示,超四成医务人员每日工作超过10小时,15%以上超过12小时,有的“全年无休”。当下,儿科医生本就人手紧缺、压力极大,延时服务的扩张若无配套机制,或将透支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在延时服务已成趋势的背景下,“医生权益保障”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为了让医护人员的劳动获得回报,部分医疗机构对加班补贴标准进行提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2024年底率先调整薪酬机制,对夜班费、周末加班等补贴进行系统优化:临床医生夜班每班补助260元,门诊医生若参与节假日坐诊,补贴与门诊服务费挂钩,最高按收入20%分配,未出诊医生也可获得75元/半日的基础补助。
这种“绩效挂钩、工作计量”的机制确保医护人员工作付出与收入回报成正比,激励医护人员“多劳多得”,而不是要求医生参与“无偿加班”。然而,目前真正系统制定延时门诊补贴机制的公立医院仍属少数。与之相对,此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过医护人员合理获取的夜班费被认定为“违规津贴”,导致夜班费停发的情况。
医改不是“用医生奉献精神补短板”。“全年无休”的服务模式应建立在医务人员“休息有保障、加班有回报”的基础之上。医护群体的价值,不应只在患者口碑中体现,更要在实质激励中兑现。
“全年无休”,并不是简单的“全年无休息”。这背后,是医疗系统对儿童健康需求的深度回应,是医疗系统对资源配置逻辑的持续打磨,也是医生职业价值与制度保障之间不断追平的尝试。各类“延时诊疗”政策推出的同时应坚持一个原则:要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也要看见医生的“苦累忧盼”。唯有医患双赢,这场“全年无休”的守护,才会走得更远、更稳。
来源:华医网综合
原标题:《多家医院官宣“全年无休”!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95%医院开设延时门诊》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