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又被投诉了,医院的回应就该这么给力!
2017-05-10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患者投诉 医院管理

作者:莲灯;来源:医脉通


前不久科室的一位医生被人投诉了,而且是没有经过主任,直接投诉到医务科。


先来说说这个病人,患者A,因为高血压收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入院时在急诊科量的血压200/100mmhg,入院后医生对症处理,病人血压也慢慢下来了。当时病人和家属也都挺客气的,对医生也很感激,每次查房都是彬彬有礼。因为病人是异地医保,所以她和主管医生强调,一定要尽可能少用药,少检查。医生也尽量做到了,能不用的药都不用了。


出院结账,病人一下子跳了起来,指着医生的鼻子大骂:你不知道我是异地的吗?你凭什么给我花那么多钱?你良心都给狗吃了吗?你的心怎么那么黑!我说了不做检查,你凭什么给我抽血还做心电图。你不就是想要钱吗?事实上她全部的费用加起来也不过2000出头。


那个医生是个女医生,没见过这样阵仗,直接被吓哭了。后来患者A又跑到医务科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医生是如何欺负她的。之后医务科科长找来科主任给她解释。主任解释完为什么要抽血以及为什么要做心电图后,她哑口无言。末了又继续撒泼:我当时入院200的血压,进来病房的时候已经降到160了,你为什么要按照200的血压给我治,你为什么不按照160的血压给我治!然后坚决让科长处罚当事医生。


医务科科长沉吟后,说道:这件事我会调查清楚的,如果是我们医生的错,我一定会作出相关处理的,但同样的,如果不是我们医生的责任,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绝不徇私。此话一出,A顿时哑口无言,愤愤离去。


主任回来转达了科长的话后,大家纷纷点赞,这个回复太给力了。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12320回复病人家属的投诉也是同样非常给力。当时对方投诉说自己的亲人要进行剖腹产手术,之后医院反馈手术引起大出血,之后病人又进行切宫手术,然后转入重症病房,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2:00都没有人再向家属告知病人情况,他们觉得这非常不合理。


图片来自网友


而12320是怎么回复的呢?当时病人病情凶险,医院诊疗合规合理。而医护在紧急抢救过程中家属纠缠医护吵闹。尤其是回复函的最后一句“医护人员的权益该如何维护?又该向谁投诉?当前医患关系如此紧张,政府部门及卫生热线是否能为广大医护人员做些什么?纵容这样的投诉真的好吗?”据说这封回复函看哭不少医护人员。甚至有网友说,这封回复函我给100分。


医护人员被投诉很常见。但据不完全统计,投诉中70%是情绪上的,流程上的,20%是对医院期待过高造成,比如治疗效果不好,过敏。


也就是说真正医院有过错,造成患者不良后果的甚至不到10%。


市场经济和工业化进程,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契约意识的增强,也让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大为增长。以往患者求着医生看病的模式逐渐转变成只要有一点不满意,我就能随意投诉你。人民日报曾发文,患者投诉医生的理由,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无可否认,患者有投诉医生的权利。现在患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很广泛,投诉医生也很简单,一个电话,一句话,就能让医生被扣钱,就能让自己“受伤”的心被平复。可是医生呢?医生又该向谁投诉呢?他们的“冤屈”又该向谁申诉呢?


医院管理者是否也该反省一下管理流程是否有漏洞?当投诉来临时,除了一昧地调节矛盾、息事宁人之外,事后又是否有安抚过医生?据我所知,大部分医院普遍做法就是息事宁人,宁愿让医生道歉,也不让患者委屈,毕竟在他们心中患者就是“上帝”,而医生则是为医院打工的。两者权衡之下,当然是宁愿牺牲医生,毕竟医生更“通情达理”,而且他们不能像有些患者一样撒泼取闹,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咽。


据Medscape的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当医生被投诉后,对他们自身、他们的家庭、病人以及工作都会造成情感上和经济上的损耗。30%的医生会觉得“我不会再相信病人”,而且治疗上也会区别对待。根据调查显示,75%的医生有过辞职念头,其中28.8%的理由就是管理不够人性化。


正当的投诉我们愿意接受并改正,但是请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拿投诉做令箭威胁医生。尤其是医院管理层,请不要二次寒了医生的心,要知道,伤了一个医生的心,很可能将来受伤的是千千万万的病人。


原创文章,点击获取转载授权。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7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