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中国医生最常用的诊疗决策是……
2016-09-22 来源:医米调研

报告来源:医米调研


前言:医生治病救人,诊疗病患其实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决定组成。对于中国医生,做临床决策时最常用的参考依据是什么?是临床指南?是教科书?还是经验判断?起源于80年代美国的临床路径是否得到中国医生的认可?医米调研本着“服务医生,改善医疗”的宗旨,发起本次“医生诊疗决策调研”。



中国医生日常诊疗常用的参考依据



临床指南、教科书是中国医生最常用的日常决策依据


调研显示:临床指南(74%)、教科书(71%)是我国医生最常用的诊疗参考依据;此外,经验、专家共识也有接近4成医生选择。


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高年资医生(正副高级)选择“专家共识”的比例相对较高,超过50%;而年轻医生(中初级)更多选择“会诊讨论”。


中国医生面对疑难杂症时常用的参考依据



会诊讨论、专家共识在疑难杂症的诊疗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在问到医生面对疑难杂症时的参考依据时,临床指南、教科书仍然排名前两位,值得注意的是:会诊讨论和专家共识也进入第一梯阵,且四项比例不相上下。


数据显示:相比日常诊疗的参考,疑难杂症时的参考更多是听从权威意见,如专家共识、临床路径或会诊讨论;而教科书、临床指南等规范式、理论式参考扮演的角色有所下降。


中国医生了解临床路径的比例



我国近2成医生尚不了解临床路径


调研显示:整体来看,我国仍有20%的医生尚不了解临床路径,60%是在工作期间了解,而医学院加上规培合计比例只有20%。数据表明临床路径在我国医学院教育和毕业后教育阶段的“曝光率”较低。


进一步数据分析显示:临床路径正在逐步进入到我国医学院教育和毕业后教育阶段。例如10%的60后医生在医学院、规培期间了解临床路径,70后比例为12%,80后增至23%,最后到了90后这一比例大幅提高到了42%。


尚不了解临床路径的医生分布



超3成基层医疗机构和村镇医生不了解临床路径


调研显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选择“不了解临床路径”的比例最高,达到35%,三甲医院医生仅11%;此外,我国乡镇农村医生选择“不了解”的比例最高,达到36%,而其他地区均在15%左右。


中国医生是否使用临床路径做诊疗



近5成正高职称医生经常或全部使用临床路径做诊疗


调研显示:超过七成医生会不同程度的使用临床指南。经常或几乎全部使用的比例合计为33%, 有时使用的比例为40%。很少或从不使用临床路径做诊疗的医生只占到总数的27%。进一步数据分析显示:到了正高这个层级,“经常或全部使用临床路径做诊疗”的比例会较其它群体明显升高。


所在科室是否使用临床路径



67%医生所在科室正在使用临床路径


了解临床路径的医生中,有67%的医生所在科室在使用临床路径。此外,除了基层医院的医生外,其他公立医院的医生选择“是”的比例均在70%以上。


此外,据定性访谈,虽然很多医院、科室已经在使用临床路径,但是不少医院仍然存在机械式完成行政任务的现象。


使用临床路径的科室排名



大部分科室施行临床路径的比例超过5成


调研显示:五官科、妇产科、儿科、外科和肿瘤科等常规或疑难科室的医生较多比例的“使用临床路径”(超过70%)。而精神心理科、急诊科、全科、皮肤性病科和重症医学科等科室比例低于50%。由于部分学科领域目前尚无官方路径范本,因此临床路径普及使用率较低。


所在科室如何制定临床路径



独立编制为主是当下临床路径建设的主流


科室已经使用临床路径的医生表示:“独立编制为主”占比44%,“翻译海外为主”占比6%,而“各占一半”占比23%。


实际上,由于临床路径的实施依托药械齐全度、医护团队、医疗设备等多方面,因此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没有最完美的临床路径,只有最合适的。我国医院临床路径的制定多数情况下是国家给框架,医院来完善。因此对于医院、科室来讲,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翻译海外或者独立编制。


执行临床路径时的阻力



超4成医生表示执行阶段最大的阻力是临床路径存在不足


在问到医生“执行临床路径时遇到的阻力有哪些”时,“临床路径存在不足”(45%)是医生最多的选择,其次为“患者家属不理解不配合”(39%)和“临床路径和诊疗常规冲突”(36%)。科室协作不畅、IT技术支持不足和院方重视不够等选项也均有医生选择。


如果把以上阻力分为内部阻力和外部阻力,当下临床路径的实施更多受制于其自身设计的不完善。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工作,或许会更有利于临床路径的实施。


医生眼中临床路径的优势



8成医生认为临床路径可以规范医疗行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标准化、指南式的指导参考,初期以控费为目的进行推广,这点得到了54%医生的认可;同时规范医疗行为,降低诊疗风险和减少医患冲突也分别得到了80%、46%和29%医生的认可。除此之外,由于临床路径将诊疗过程规范化、标准化,对于年轻医生提高诊疗决策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41%医生也表示认同。


医生眼中临床路径的弊端



仅2%医生认为临床路径本身没有问题


调研显示:仅2%医生认为临床路径本身不存在问题。从调研结果来看,医生对临床路径的怀疑既来自于诊疗理念层面,也来自于执行层面。例如62%医生选择“个体不同,无普适方式”,而“不适用于所有病种”、“变异情况多,不实用”、“操作过程过于繁琐”等选项也分别有62%、49%和31%的医生选择。


中国医生是否认可临床路径作为临床重要手段



7成医生认可临床路径作为临床重要手段


在问到医生“是否认可临床路径做为临床重要手段“时,71%医生表示认可。


虽然医生看待临床路径时,仍有诊疗理念和执行落地层面的怀疑,但是仍有超过7成的医生还是认可标准化、指南式的临床路径。


认可临床路径的科室排名



7成医生认可临床路径作为临床重要手段


调研显示:医技科室、皮肤性病科、全科、急诊科和精神心理科等科室的医生对临床路径表示认可的比例较高,均在80%以上;儿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选择认可的比例相对较低,在70%以下。医生使用临床路径比例更低的全科、精神心理科等科室,对临床路径的认可度反而更高。


中国医生诊疗时的倾向性



医生比较倾向个性化诊疗与临床路径相结合


调研显示:14%的医生诊疗时倾向于临床路径,35%倾向于个性化诊疗,而选择两者结合的比例达到了48%。


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即使是在上题中选择“认可临床路径”的医生,也只有19%的比例在诊疗时完全倾向“临床路径”。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