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与蜕变:一个急诊科护士的十年
2016-07-22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急诊医生 十年

作者:皎皎白驹;来源:医脉通


浏览医脉通网站的时候看到医脉通10周年征文的信息,其中的一段话深深的打动了我:过去10年,这里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10年的阅历与沉淀,想必你也蜕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十年的阅历和沉淀,蜕变成了不一样的自己。反复诵读这句话,突然觉得心里有些东西被击中了,突然想在这个夏日的午后,回顾一下自己的十年。

 

时光的镜头拉回到2006年,那时候我们的急诊科还在一栋老楼上,那时候我们科的人还只有30个左右,那时候我们的内科诊室、外科诊室、分诊台都在一个大房间里,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急诊重症监护室,那时候我们的120还只有两辆救护车,那时候我们现在雄踞的新楼还没有动工,那时候我们还住在医院家属院里的单身楼上,那时候我还是个刚毕业三年的小菜鸟,那时候我喜欢上夜班,那时候我有一张因为频繁熬夜满是青春痘的脸。

 

2006年是我生命中最低谷、最痛心的一年,那一年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多舛,那一年因为一场人祸父亲被打成重伤住进了医院,再也没有醒过来。父亲住进了我工作的医院,我在医院的角色除了一个医务工作者,更成了一个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每天工作8小时会有节假日,而患者家属却是全天24小时,无助的母亲还有昏迷不醒的父亲,每天下班后就去父亲住院的神经外科病房和母亲一起照顾父亲,为了给父亲治病我们债台高筑,我的工作是那时候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当着母亲的面我不敢哭我也不能哭,晚上回到自己单身宿舍的时候我一次次在梦里哭醒把枕巾打湿。我和母亲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去找律师,找公安,找检察院,找法院……那时候我特别感激身边的同事们,她们把自己微薄的薪水凑起来让我给父亲治病,她们在家里做好饭菜带到医院让我和母亲补身体,那一年我们遇到了人性里最大的恶,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人性里无数的善意。

 

2006年以后的几年里,工作、学习、照顾母亲、还债成了我生活的主题,终于在2010年的时候我和母亲还完了所有的债,我还历经千辛万苦有了一个孩子,生活从最难的地方慢慢起步,我们的生活里不再全部是悲伤和灰暗。

 

2010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一年我们的急诊科搬家了,我们从原来的老楼搬到了刚刚建成的新楼,我们的面积和人员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增长,我们有了独立的分诊台、儿科诊室、外科诊室、内科诊室、隔离诊室、洗胃室、清创室、急诊重症监护室、急诊留观室和输液中心,我们的120救护车也从最初的两辆增加到了4辆。

 

2011年的上半年我在家里休产假,那一年我还报名参加了中级职称的资格考试,每天在照顾孩子的间隙里看书、做题,孩子半夜睡了自己再看书做题,好多次困的抱着书睡着了,也算是天道酬勤,历时两天的四科考试我顺利的一次全部过关,我是我们那一年里一起进院的那批人中最早取得中级资格的人。

 

2011年的6月我休完产假回去上班,让我不适应的除了我们的新楼还有我的体重,因为怀孕的时候一直保胎加上后期各种问题,临近生产的时候我已经180多斤了,休完产假回去工作的时候我的体重依然接近160斤,最大号的隔离衣在我身上依然紧绷绷。身体的各种笨拙和不适,我下决心减肥,我的减肥宝典就是运动和节食,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我的体重是100斤,我已经可以穿进任何衣服的最小码。

 

2012年我准备自学心理学,因为有了中级职称,我顺利的报名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又是一段暗无天日的学习、看书、听课、做题的日子,2012年11月份我去济南参加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笔试通过后还有实操和答辩,终于在2013年的时候我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

 

2014年科里派我去北京参加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专科护士培训班,那时候毕业多年以后我第一重新回到校园走进课堂,在这里有北京和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前辈们,从行业现状到国内外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前辈们授业解惑,我和同学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难忘的北京之行,我们收获的除了知识还有五湖四海的友谊。

 

十年的阅历和沉淀,我成了一名三甲医院急诊科的主管护师、专科护士、带教老师,作为一个医者,我们每天在医院里忙忙碌碌,用专业和爱心守护一方安平;作为一个带教老师,我们从不懈怠,对那些心怀朴素愿望跟着我们的学生我们也愿意把所学悉数传授。这是我的十年,一个急诊科人努力、成长、沉淀、蜕变的十年,这也是无数医务工作者努力、成长、沉淀、蜕变的十年。


》》》医脉通十周年活动: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原创文章,点击获取转载授权。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