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陈;来源:医脉通
1、由房价升高带来的问题
最近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得飞起,像坐上了导弹一样。前段时间我下班在医院附近溜达,发现医院附近的房价都达到一万五一个平米了。一万五也就算了,还非要在后面加上一个“起”字,而且还把“起”字写得非常小,不仔细看以为就是一万五。而且后面还有全市最低价,血亏卖房等字眼。搞得一万五起都是开发商在割肉卖似的。我买不起房,所以只好租房,但是因为房价的上涨,医院附近随便一个一室一厅的房子月租都涨到两千了,我看了一下自己十平米每个月还七百的小蜗居,打消了今年要换房子的念头。
当晚我就
果然,这封信和我给那些大人物寄去的信一样连个回音都没有。
2、房地产行业和医疗行业的相似
为了搞清楚房价为什么会涨,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看完之后发现原来房地产行业和医疗行业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
政府每年都会对房地产进行改革,像限购、降低首付比例,减少库存等,但是每次调控的结果都是房价再一次升高,而且高过之后就再也没有见下来过。对比我们的医疗行业,发现我们的有关部门在医疗界也几乎每年都在推行所谓的改革,但是似乎越改越乱,越改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比越低,越改我们的社会和病人越不满意。从大问题上来看,我们医疗界的很多问题其实都可以用房地产行业的部分现象来解释。
房价降不下来的最大原因在于政府不愿意将土地真正的市场化,说了那么多年市场化其实都是小打小闹。政府控制着土地,其他的全都是假的。什么首付比例下降啊,贷款比例上升啊这些都是当地政府做的愚民把戏,想吸引你来买房,来投资等。而医疗界呢,也和这个差不多。政府一方面说要把医疗市场化,一方面又死死的控制住医疗资源,不让它流向市场。
好不容易有几个民营医院出来了,结果还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去限制它,打压它,觉得它就是一个异类,和那些正儿八经有着传统出生背景的公立医院不一样。
房价居高不下,而工资每年都是被增长和平均增长,人民感觉已经玩不下去了;医疗资源被政府死死的握在手里,民营医院没有资源,感觉也玩不下去了。但是人民如果玩不下去了那么房地产早晚都会崩溃的,而民营医院玩不下去了那么这个社会的医疗体系也早晚都会崩溃的。政府为了让人民陪他们玩下去出台了很多政策,像前段时间首付比例降至百分之二十,有的都降至百分之五了,可想而知我们的某些官吏也是下了决心要和我们的人民玩到底的。他们之所以敢这么玩,敢用各种噱头和手段来贩卖房地产,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人民手里还有钱,挤一挤还是会把人民结婚生子的、创业的、孩子教育的以及养老的这部分给挤出来。有的人民实在,没有看懂某些官吏的把戏,以为官吏良心发现了,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利于民,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也没有看清楚某些官吏面目下的狰狞。他们可都是一个个穿着羊皮干着狼事。
而相对于我们医疗界呢,最近几年其实每年的医学生数量都在减少。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医学生在学习了市场经济之后是知道我们这个医疗体系是不按照最基本经济学规律建立的。政府过多的干预和修正带来的结果就是这样,没有办法。前几年进入医疗界的人都是“傻子”,但是这并不会因此就代表所有人都是“傻子”。在医学生数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我们的有关部门也和管着房地产行业的有关部门一样,通过各种措施,像扩招,减分,免试,免费定向培养等来吸引那些纯真善良的学生。有的家长和学生看不透这些政策,以为是向着利己的方向去的,这是不对的。在我们这个社会,利己的事会发生在你身上?那是不可能的。就像你觉得房价会降么,你觉得会降。但是降了么?只看涨从没看降过。所以你看着是利己的,其实是想把你先套进去。而且这段时间有关部门还通过了所谓降低儿科和急诊科分数这种手段来吸引医学生,这真是赤裸裸的告诉你,我就是要玩死你了?你来不啦。我以为不会有人去,结果还是有一大堆。所以虽然一些政策是愚民的,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出于对这些部门的信任都前赴后继的扑上去了。这样是不行的,也早晚会把自己玩死的。我送给各位一句话:任何不以降房价的房地产改革都是耍流氓,而任何不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和地位的医改也都是耍流氓。这么一看的话,我们的有关部门耍了很多年的流氓了。
虽然我们的政府很喜欢房地产,可是房地产和政府之间有没有矛盾呢?我觉得是有的。房地产商一方面拼命拿地,一方面拿完地盖好房子之后又卖不出去。那怎么办,降价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因为当地政府不允许你降价。你一降价,其他楼盘也得降价,那鸡的屁怎么办?所以不能降。但是如果不降价房子卖不出去挣不到钱怎么办?那也不能降。谁让你进来的,你进来了就得玩到底,玩到死也得玩。房地产商有的也没办法,只好拿着命去玩。政府觉得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再这样玩大家早晚都会玩完,怎么办?又开始一系列的愚民政策了。所以对于有些房地产商来说,虽然累死累活的盖了一栋接着一栋的大楼,但是大多数也都是为当地政府打工。政府拿大头,房地产商拿小头,人民负责买单。所以最近也有很多房地产商不干了。
那么我们政府和医疗行业有没有矛盾呢?是有的。但是政府和医疗行业的矛盾其实说穿了就是经济之间的矛盾。在政府每年对医疗投入不见增长的情况下,政府还想着用最少的钱解决日益增加的患者这本身就是行不通的。从05年开始,社会每年平均增加两千至三千万老龄人口,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医务人员增加的数量还不及一个零头。这样的结果就是病人足够多,医务人员不够用。病人足够多也不是问题,医务人员不够用也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病人很多,医务人员很少,一个医务人员干着五六个人的活,结果收入还不及一个建筑工。这样是行不通的,也是有违最基本经济学规律的。所以怎么办,人家医务人员也不干了。
3、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和分级就诊制度
分级就诊制度其实就像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一样。政府希望人们能够购买三四线的房地产,那么三四线房地产的高位库存就可以解决了。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政府一不需要对购买三四线房地产的人民进行差价补贴;二是消耗了大量库存,维持了经济的稳定,不至于让三四线城市因为收入不足而破产;三是将人们控制在三四线城市,那么大城市病就可以缓解。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二线城市房价疯涨,三四线城市依然无人问津等待崩盘。而这对于医疗界来说其实就是意味着政府想通过一揽子计划开展分级就诊制度,想把病人留在当地医院,但是具体结果怎么样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会不会像三四线的房地产一样,我觉得一定会。绝对没有什么可能啊,或许啊等等,一定是这样的。但是北上广深已经制定计划了,说是要控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北京说要把城市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广州是1500万。这样就意味着一般人是无法再融入到一线城市里面去,你想进去,得有很多条件。像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大学教授等等,这些可能才能够进去。像什么快递员,服务员,农民工这些,干一辈子还是被人嫌弃的命。我想一线城市的考量是,这是我的城市,和你没有关系。你从哪里来,最好就到哪里去。你要是不想回去也可以,但是你别来我这。一线城市想把部分人民阻隔在外,然后把一线城市的资源、福利、教育、基建等等全都让当地人民来享受,这样本来就是行不通的。因为一线城市不只是一线的城市,它应该是全国的一线城市,甚至是全世界的一线城市。通过这种手段去控制人口,倒不如直接在一线城市外面建立一个围城,从四周都围起来,连个门都不要。就让那几千万人口在里面生活,你要是想进来,门都没有。但是你要是想出去,门也没有。
可是从这个方面说,虽然反对声音很多,但是还是不影响一线城市制定政策。如果把这个政策放在医疗界,会不会最后变成,你想来我这看病是吧,不行,回当地医院看。我这是一线城市的医院,只有本地人可以看,你是来自河南兰考的,那你回到兰考县人民医院看去。再加上各种医保政策之类的限制,很多外省就医的都苦于报销的问题。你想要在一线城市报销,那么一线城市的卫计委可以说,我们一线城市的医保是我们一线城市财政部拨款下来的,你是兰考的,不能享受我们的医保。那么如此这样一线城市就真成了一线人的城市。
所以如果我们要建立分级诊治制度,如果我们不清楚我们建立分级诊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觉得外国建立了,那么我们也要建立,我觉得这样一定是失败的。从我们当下的国情出发,有关部门在大力推行分级诊治制度,而不从根本上意识到医疗制度所存在的问题,那么分级诊治制度一定会像三四线的房地产一样早晚都会崩溃。但是我们这个分级诊治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至于具体崩溃的时间我们还无法知道。可是对于了解医疗制度的人来说,其实这个制度还没有建立就已经宣告失败了。
总结房地产改革和医疗改革的相似点:我们的房地产改革最终是把有刚性需求的人都玩伤了,而我们的医改也终于把医务人员甚至是想学医的都给玩死了。
4、房地产行业和医疗行业的不同
房地产在国内是一个高暴利高投资高回报的行业,虽然有风险,但是在以房地产为支柱行业的国内,风险和收益已经不成了正比。因为有着低风险,高收益,所以这些年很多搞实体的都转行去干了房地产。上次看新闻说目前国内有十五万家房地产公司,什么意思呢,就是全国各地都是房地产公司。我估计这些十五万家房地产公司是想把全世界的土地都盖成房子然后贩卖给中国人民。相比较于十五万家的房地产,我们医院的数量远远大于此。可是我们却不想把全世界的人民都看个病。为什么?人家房地产随便盖一栋楼收益都几个亿,医院累死累活搞不好每年还亏损个几千万。听说有的医院看病看的越多,亏得越多。这种事情真是前所未闻,古今未有。
和房地产高回报率不同的是,医院不仅没有高回报率,还要面临没有员工的情况。房地产对员工没有什么具体条件要求,只要你能卖出房子,无论是靠嘴,还是靠腿,那你就是人生赢家。可是医院对员工的要求却不是这样。而且员工为了有资格进入医院,在小学的时候就要比同班同学努力,在初中的时候要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在高中的时候要揣个五六百分进入到医科大学,然后在医科大学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又要远远比同是上大学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多,结果毕业之后人家轻易找到了工作,而自己还被医院各种嫌弃。说什么没有SCI论文了,nature上面的文章太少了,学历太低了,年龄太大了等等。好不容易符合医院的要求了,结果一个月拿着一两千,三四千的工资。所以一方面是医院对自己的员工有着很苛刻的要求,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在成为员工的时候所要进行的投资又非常巨大。可是即使如此,投资回报率却非常非常低。上次有人计算,一个医学生想要让他前二十多年的教育投资得到回报,最少要在临床干十年。
市场经济讲究的是高风险对应着高回报,低风险对应着低回报。而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却是高风险对应着没回报,甚至是负回报,有的搞不好还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所以其实我们的医疗制度是不遵守最基本的市场经济规律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是这样,可是我们的有关部门非要把道德的帽子扣在你头上,说你是救人治病的,不能够和房地产比。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房地产可以遵循市场经济,而你就不可以。但是好像房地产也没有遵循市场经济,毕竟人家回报率太高了嘛,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了。而对于医疗制度来说我也觉得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投资那么大,风险那么高,结果收益有可能还是负的。这种职业费力不讨好就算了,可能费力了还被人把命要去了。
上次广东有个职业收入调查报告,把排名前十的和后十的都列了出来。我觉得在收入前十的里面应该有几个是和医疗行业有关的,毕竟是和生命打交道嘛!但是没想到却在后十里面看到了有七个是和医疗行业有关的。而同期美帝收入排名前十的行业中,有七个是和医疗行业有关的,我们和人家的差距真是大。但是人家毕竟是资本主义,而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所以我们和它反着来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所以我建议下次广东再搞这个收入排名的时候最好多调查调查医疗行业,我们医疗行业的医务人员也再加把劲,争取把后十位都占过来。一统江湖才能保证江湖的太平。
后记:最近当地房价涨的很厉害,相较于去年今年一个季度就涨了百分之二十。而我的工资在仍不见涨的情况下,医疗环境却越来越恶劣。上次科室有一个卧床四十多年的病人在入院当天死了,然后家属开口要十万。昨日主任和我说,医院已经被规定全额赔款,而其主治医生也要承担部分费用,具体多少,还未定下来。当医生已经当成这样了,也真是尴尬。等我把所有的事弄好了,我就转战房地产了,看看能不能在和我们医疗界差不多的兄弟产业找口饭吃。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