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到病除 | 走进泌尿外科领域常用药——卡介苗
2025-09-30

周二,阴,泌尿外科门诊依旧忙碌


患者A: “医生,您说的这个‘灌卡介苗(BCG)’到底是啥?是打疫苗吗?能不能预防复发?”


医生B:“这个BCG可不是普通疫苗,它是用来‘激活’你的免疫系统,专门对付膀胱里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的。”


在泌尿肿瘤的治疗中,BCG是一个老将,也是一个利器。尤其是针对中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膀胱灌注BCG,是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


什么是"治疗用BCG"


“BCG”是一种减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活疫苗。它最初用于预防结核病,后来被发现具有“激活人体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于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它就被广泛应用于膀胱癌的灌注治疗中,成为泌尿肿瘤领域的“免疫治疗先驱”。


“治疗用BCG”是怎么起效的?


简单来说,BCG不是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是直接或间接“唤醒”你身体里的免疫大军。

当BCG通过导尿管灌注到膀胱内,它会刺激膀胱黏膜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等),引发局部急性炎症和肉芽肿反应,让它们“认出”并攻击膀胱内残留的癌细胞。相当于在膀胱里搞了一场“军事演习”,让免疫系统保持高度警惕,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


哪些人适合使用“治疗用BCG”?


并不是所有膀胱癌患者都需要或适合使用BCG。一般来说,以下情况会考虑患者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使用BCG[1]

危险程度分组为中、高危的NMBIC患者(强推荐);

危险程度分组为极高危NMIBC患者(强推荐)。


注意:不建议BCG用于低危NMIBC患者[1],BCG也不适用于超过T1期的乳头状瘤[2]


怎么用?疗程是啥?


BCG是通过导尿管灌注到膀胱内,一般术后1~2周开始。


常用方案为:诱导期每周1次,连续6周;随后每2周1次,共3次,之后每月1次直至1年,总计约19次。必要时每月1次再持续1~2年以巩固疗效[2]。


医护人员和患者在BCG膀胱灌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医护人员需注意[3]:

灌注应在专门的膀胱灌注室进行,保持环境清洁,做好通风消毒;

操作人员需佩戴N95口罩、防护面屏/护目镜、一次性无渗透隔离衣和双层手套;

药物配置应在生物安全柜或通风良好的配置区进行,BCG需独立配置,不得同时配置其他药物;

灌注前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灌注频次、有无其他用药、对疾病与治疗认识程度、配合程度等情况;

选择管腔最少、管径最小的导尿管,建议成人选用 12 号导尿管;尿道狭窄患者可选用带导丝的一次性润滑导尿管;

药物注入时间应≥5分钟,之后再注入5 ml与溶媒相同的溶液。


医患需共同注意[3]

灌注前4~6小时避免大量饮水、咖啡因饮料或利尿剂,尽量排空尿液;

灌注时取仰卧位,双腿略分开,放松身体配合插管;

灌注后需变换体位(平卧、左、右侧卧、俯卧),使药液充分接触膀胱壁;

BCG关注后需保留2小时;

有强烈尿意时即使未到时间也可排出,不要过度憋尿;

BCG灌注后首次排尿必须排入含2000mg/L含氯消毒液的容器中,封闭容器静置30分钟后再倒入厕所;

为避免污染皮肤、衣物及周围环境,建议患者灌注6 h内采取座位或蹲位排尿方式,且排尿后及时行会阴部冲洗和多次厕所 ;

灌注后24小时内饮水2500~3000ml(心肾功能正常者),避免茶、咖啡、酒精饮料;

灌注治疗期间,因其他疾病需要用药时,应告知主诊医生;

灌注治疗后可正常行性生活,BCG灌注治疗则需延期至 48 h 后,使用安全套进行性生活;

育龄期患者膀胱灌注治疗结束后,复查结果无异常且病情稳定至少 3 个月可进行备孕,备孕前建议夫妻双方均行孕前检查;

膀胱灌注治疗期间应定时复诊,复诊内容包括膀胱镜检查、B 超检查、血液及尿液检查等;

BCG灌注后禁止使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


BCG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3]

膀胱局部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

流感样症状:发热(常在用药后2~3小时出现,多为低热)、乏力、肌肉酸痛;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高热(≥38.5℃)持续48h以上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特别提醒: 如正在使用免疫制剂药物或放射治疗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如艾滋病)、对BCG过敏、严重慢性疾病等情况,禁用BCG[2]


指南为什么推荐BCG?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对于中高危NMIBC患者,BCG灌注能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延缓疾病进展,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避免膀胱切除。它是目前膀胱癌局部免疫治疗中极具效果的药物之一。


模拟临床实景


有些患者担心不良反应,或觉得灌注麻烦,会问:"能不能只复查不灌?"


患者A:“医生,能不能不用?有没有替代方案?”


医生B:对于中高危及极高危NMIBC患者,不建议省略BCG治疗。针对BCG灌注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如膀胱局部刺激症状一般在72h内会自行缓解,症状轻微者可多饮水,症状严重者可遵医嘱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3]


TIP:如果确实不能耐受,医生会调整剂量或换用其他方案,但不应轻易放弃免疫治疗的机会。


小 结


治疗用BCG,是膀胱癌术后一道重要的"防线"。它虽然不是万能药,但在合适的患者中,能发挥出强大的防复发、控进展作用。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适应证、疗程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才是战胜膀胱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膀胱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4年版)》.中国癌症杂志.2024;34(7).

[2] BCG说明书.

[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膀胱癌膀胱灌注全流程管理护理专家共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4;30(32):4341-4347.



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