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如何鉴别和处理?
2025-07-25 来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关键词: 新生儿呕吐

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准确辨别引起呕吐的病因,对治疗极为关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新生儿疾病诊疗专家共识:新生儿呕吐(2025年)》针对基层医护人员面临的 8 个常见临床问题,形成了21条推荐意见。


临床问题1:如何鉴别新生儿病理性呕吐?


推荐意见1:新生儿呕吐的评估需首先区分生理性溢乳与病理性呕吐。新生儿因胃容量小、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完善等生理特点,易发生溢乳,通常无需干预。若出现呕吐量多、频次增多、异常呕吐物(咖啡样、胆汁样、粪便样) 等任一症状为病理性呕吐,可伴随异常腹部体征和严重全身症状。


临床问题2:新生儿呕吐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推荐意见2:新生儿呕吐的病因复杂,一般可分为内科性呕吐和外科性呕吐两大类型,其中内科性呕吐占新生儿呕吐的80%~90%。


推荐意见3:内科性呕吐常见于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感染、过敏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肠道外感染、代谢紊乱和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推荐意见4:与外科因素有关的新生儿呕吐病因包括消化道发育异常、急腹症及神经系统外科疾病等。


临床问题 3:怎样鉴别内科性呕吐和外科性呕吐?


推荐意见5:依据病史、呕吐类型、呕吐发病时间、伴随症状、相应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鉴别内科性呕吐和外科性呕吐。


推荐意见6:内科性呕吐主要表现为呕吐胃内容物(如奶汁及咖啡样物),呕吐物不含胆汁或粪便成分,无肠梗阻(假性肠梗阻除外) 表现。若伴随明显消化道外症状及体征,如发热惊厥、喂养困难、发绀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需考虑全身性疾病。


推荐意见7:新生儿若出现反复呕吐或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含胆汁或粪便,呕吐量大,或有肠梗阻表现,需考虑外科性呕吐;如合并惊厥、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需除外颅内病变。


推荐意见8:新生儿出现胆汁样或粪便样异常呕吐物,并伴有痛苦或淡漠表情、异常哭闹或神志改变、面色苍灰、便血、腹部高度膨隆或腹肌紧张、腹股沟包块难以还纳、血压异常等表现时,需警惕外科急腹症。


临床问题4:新生儿呕吐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推荐意见9:新生儿呕吐的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应根据拟诊疾病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若考虑为外科性疾病,应先进行影像学检查。


推荐意见10: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正侧位平片或立位片、腹部超声、消化道造影等。鉴于胃肠道超声检查简便快捷,无时间限制,建议优先选择。


推荐意见1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电解质检测、葡萄糖测定、血气分析、粪便常规、病原体检测等。


临床问题5:内科疾病引起的新生儿呕吐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12:首先评估呕吐的严重程度及其可能的病因,及时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症支持治疗及病因治疗。对于重度呕吐或喂养不耐受的患儿,需暂停喂养,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直到呕吐得到控制。必要时可根据病因使用止吐药物,但在新生儿中应谨慎使用。


推荐意见13:病情允许可经胃肠道喂养的呕吐新生儿,母乳喂养是首选,建议少量多餐并调整喂养姿势。对于牛奶蛋白过敏及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应给予相应特殊配方乳喂养。


临床问题6:外科疾病引起的新生儿呕吐如何处理?


推荐意见14:外科疾病引起的新生儿呕吐通常与机械性梗阻或解剖结构异常有关,需紧急评估、尽快明确病因、及时诊治。


推荐意见15:新生儿出现胆汁样或粪便样异常呕吐物,并伴有痛苦或淡漠表情、异常哭闹或神志改变、面色苍灰、便血、腹部高度膨隆或腹肌紧张、腹股沟包块难以回纳、血压异常等表现时,需警惕外科急腹症。


推荐意见16:采取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纠酸、扩容等对症治疗措施,有条件者请儿外科会诊,并立即转诊至有救治能力的上级医院。


临床问题7:如何护理呕吐的新生儿?


推荐意见17:应密切观察呕吐与喂养的关系、排便、腹胀情况及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和量,记录出入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推荐意见18: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正确喂养,给予监护人适当的护理指导。采取上半身抬高并取右侧卧位,避免呕吐物吸入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轻拍背部排气,人工喂养时注意奶头开孔大小,避免婴儿吸入空气。呕吐频繁者需保持颈部及耳部干燥清洁,预防皮肤糜烂和中耳炎


推荐意见19:对禁食、胃肠减压的患儿,准确记录出入量和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及时调整减压管的位置和吸引负压。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并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临床问题8:新生儿呕吐转诊的适应证是什么?


推荐意见2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技术水平受限无法确诊,或患儿出现外科性呕吐时,应及时启动转诊流程。


推荐意见21:对于急腹症、代谢危象、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怀疑神经系统疾病等急危重症的呕吐患儿,应及早通过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转诊至具备诊治能力的上级医院治疗。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收藏 分享
热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