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整理报道,感谢杨永峰教授审核指导。
导语
2025年9月4-6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联合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
杨永峰 教授: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由免疫系统紊乱引发肝细胞损伤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肝病,表现为无诱因反复转氨酶增高。对于AIH的诊断,可参考但不能单纯依赖自身抗体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IgG)指标,约20%确诊AIH患者的这些指标为正常水平,且其异常还可见于其他疾病,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因此,在AIH的诊疗过程中,病理学检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学界对AIH的组织学特征认识呈阶段性深化。早期认为AIH的病理基本特征为界面炎、玫瑰花结、淋巴
在疗效评估方面,病理同样重要。EASL指南明确提出,AIH患者停用
医脉通:在AIH的诊断中,尤其面对不典型病例时,需要注意与哪些易误诊的疾病进行鉴别?
杨永峰 教授:
在AIH诊断,尤其是面对不典型病例时,病理是诊断的必要支持。AIH的病理常表现为以淋巴-浆细胞浸润为主的肝脏炎症损伤,其表现可与其他疾病重叠,重点与病毒性肝炎、Wilson病(
DI-ALH与AIH的鉴别相对困难,出现以下表现提示诊断更倾向于AIH:存在慢性肝病体征(如
另外,还需注意AIH
杨永峰 教授:
AIH的数字病理在临床上主要有三个具有潜力的应用场景,主要体现在辅助诊断、挖掘病理特征及实现更加客观的分级分期方面。在辅助诊断方面,当前从事肝脏亚专业的病理医生稀缺,人工智能(AI)驱动数字病理有望弥补这一不足。通过构建基于大量AIH病理切片的训练模型,初步给出数字病理诊断提示;临床医生结合其提示同时综合患者临床特征来更准确地诊断AIH。同时,通过训练AI对比与分析海量病理切片,可能挖掘未被认识的AIH病理特征,进一步完善AIH病理评估体系。此外,AIH分级分期的人为判断具有主观性,例如,不同医生或同一医生不同时间判断可能不一致,AI驱动数字病理可通过标准化分析算法提高判断的一致性,使临床研究评估疗效更为客观。
杨永峰 教授:
在AIH的研究方面,我们团队初步开展了上述AIH的数字病理研究并取得初步结果。同时,我们也进行了AIH如何停药并减少复发方面的研究,传统治疗3年肝穿刺活检达标的停药方案下,患者仍有约60%~70%复发率,安全停药仍是患者重要诉求,并探索多种停药策略的安全性。此外,我们也在开展包括无创指标用于疗效评估与复发预测,以及探索病理结果与无创指标相结合以提升停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专家简介

杨永峰 教授
医学博士,二级主任医师,教授
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院长,肝病学科带头人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编委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10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
发表第一或通信作者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5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临床医学专项等课题9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10项
精通肝脏疾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诊断,擅长疑难重症肝病诊治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