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处突然到暗处,为何会“失明”一会?
2022-06-19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暗适应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屋子里面突然关灯,当时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儿才能看见”。其实这种现象属于人体的正常反应,叫做暗适应。


什么是暗适应?


当人长时间在明亮环境中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见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后,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高,能逐渐看见在暗处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例如:

➤我们从阳光直射的室外进入电影院;

➤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


相反,当人长时间在暗处而突然进入明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看清物体,只有稍待片刻才能恢复视觉,这称为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为何会发生暗适应?


暗适应是人眼在暗处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的过程。一般是在进入暗处后的最初约7分钟内,人眼感知光线的阈值出现一次明显的下降,以后再次出现更为明显的下降;大约进入暗处25-30分钟时,阈值下降到最低点,并稳定于这一状态。


据分析,暗适应的第一阶段主要与视锥细胞视色素的合成增加有关;第二阶段亦即暗适应的主要阶段,与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


了解暗适应有助于规避危险


驾驶员夜晚在没有路灯的公路上会车时,双方突然关掉前照灯,以及大白天突然进入没有照明的隧道时,都会有个暗适应过程,这时要特别注意行车安全。


人与人之间暗适应时间的长短区别很大,暗适应时间长的人,夜晚行车或穿过隧道的安全性比较低。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