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抗血小板治疗是
但这样一个“优秀”的抗血小板药物,其说明书中却有这样的描述:对心动过缓事件风险较高的患者,如严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二度及三度
如此严重的窦停,什么原因引起的?
首先看一个病例。患者为39岁青年男性,
图1 患者入院心电图提示V1-V4导联ST段抬高0.1-0.4 mv,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不能除外
等待行冠脉造影的过程中,患者
图2 患者心电监测发现两次长的窦性停搏,最长停博达8s,患者伴有黑曚症状
我们总喜欢用一元论去解释问题,既往发生了
患者平素体健,也没有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的病史,更多的证据指向患者严重的窦停是新发的。除外了缺血,我们逐渐把目光锁定在新加的药物上。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艾司洛尔,诚然,艾司洛尔能够减慢心率,抑制窦房结冲动的发放和房室结的传导,但它是短效β受体抑制剂,半衰期在10分钟左右,患者PCI术前已经暂停了艾司洛尔,术后2小时出现的窦停,似乎与此关系不大。逐一排查后,终于真正的“凶手”浮出了水面——替格瑞洛。
回顾文献,原来早有报道
PLATO研究明确了替格瑞洛相比氯吡格雷,在ACS患者中具有更大的心源性死亡率获益;除此之外,也发现了替格瑞洛的一些副作用,如
回顾既往的个案报道发现,服用替格瑞洛到发生心律失常或相关症状的时间,从1小时到2个月不等。因而,替格瑞洛治疗期间需要持续监测,尤其对已存在传导异常或正在服用可能抑制房室传导药物的患者。
若使用替格瑞洛后发生了缓慢性心律失常,一般在停用替格瑞洛并改用其他合适的P2Y12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后,可恢复正常。也有个别报道,使用大剂量替格瑞洛后出现严重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晕厥症状,1月后仍未恢复而植入了永久起搏器。
替格瑞洛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什么?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在ACS患者中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产生了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呢?
研究发现,替格瑞洛会抑制红细胞再摄取
比如,作用于支气管,可引起支气管
显然,替格瑞洛导致的“腺苷水平升高”是呼吸困难和心动过缓副作用的主要原因。
总之,临床上应提高对替格瑞洛相关心律失常的认知,包括窦性停搏、心室停顿、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等。让更多的患者安全地应用替格瑞洛,最大程度地享受心血管获益,最小程度地面临心律失常风险!
知识链接: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1)在心动过缓事件风险较高的患者中,如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相关晕厥但未装起搏器,替格瑞洛临床经验有限,使用时需谨慎;(2)尚无证据显示替格瑞洛不能与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联用;(3)替格瑞洛引发的室长间歇常可自行缓解,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密切关注。
PLATO研究动态心电图亚组对2 908例患者进行了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在ACS急性期,替格瑞洛组发生室性长间歇(心室停搏)≥3 s的患者多于氯吡格雷组。但在替格瑞洛治疗1个月后,两组并无差异。替格瑞洛导致的心室停搏,大多是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暂时的,不会导致心动过缓不良反应(如晕厥、心脏起搏器安置和心脏停搏)的发生。
鉴于PLATO研究未入选心动过缓事件风险较高的患者,在该人群中使用时需谨慎。PLATO研究中,存在替格瑞洛与1种或多种可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合用(96%合用β受体阻滞剂,33%合用钙拮抗剂地尔硫䓬和
参考文献:
[1] Alexander Goldberg, Inna Rosenfeld, Irena Nordkin, Majdi Halabi. Life-threatening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ssociated with ticagrelor therap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5, 182: 379-380.
[2] R.F. Storey, D.J. Angiolillo, S.B. Patil,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ticagrelor compared with clopidogrel on plate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the PLATO (Platelet Inhibition and Patient Outcomes) PLATELET substudy. J Am Coll Cardiol. 2010, 56(18): 1456-1462.
[3] L. Bonello, M. Laine, N. Kipson, et al. Ticagrelor increases adenosine plasma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J Am Coll Cardiol. 2014; 63(9): 872-877.
[4] R.F. Storey, K.P. Bliden, S.B. Patil, et al. Incidence of dyspnea and assessment of cardiac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ceiving ticagrelor, clopidogrel, or placebo in the ONSET/OFFSET study. J Am Coll Cardiol. 2010; 56(3): 185-193.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学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02): 112-120.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