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3年11月1日至5日,备受业界瞩目的2023年美国肾脏病学会年会-美国肾脏周(ASN)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肾科专家学者齐聚在此,共同探讨肾脏病领域最新学术进展。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特别是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更是CKD管理中的重要挑战。钠-
在此,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王惠明教授,对这项研究进行精彩点评,探讨非奈利酮联合SGLT2i对CKD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研究背景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非奈利酮可降低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具有心肾保护作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社区医疗中eGFR为25-90 ml/min/1.73 m²,UACR ≥ 30 mg/g Cr的肾脏病患者。患者分为三组:SGLT2i单药治疗8个月,非奈利酮单药治疗4个月,以及联合治疗(SGLT2i单药治疗4个月后,序贯SGLT2i和非奈利酮联合治疗4个月)。研究结局定义为UACR。
研究结果
本研究在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筛选了402名患者,最终纳入85名患者。研究基线数据平均eGFR为51.5 ml/min/1.73 m²,中位UACR为594 mg/g。47名患者接受SGLT2i单药治疗(
SGLT2i组和非奈利酮组UACR与基线相比,平均百分比变化分别为-46.35%(95% CI-53.39~-39.31)和-44.65%(95% CI -68.67~-20.64)。SGLT2i-Finerenone联合治疗组UACR降低-65.5%(95% CI -71.82~-59.17;P<0.001 vs SGLT2抑制剂;P=0.04 vs 非奈利酮)(图1)。与非奈利酮单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中血清钾平均变化(mmol/L)更低(+0.3 vs -0.02,P=0.01)(图2)。
研究结论
达格列净或恩格列净与非奈利酮联合使用可协同增加UACR降低效应,并显著降低高钾风险。
问:这项研究发现非奈利酮与SGLT2i联合治疗在降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方面具有协同效应,还可显著降低高钾的风险,您认为这种协同效应的机制是什么?
首先,CKD的发生和进展病理机制复杂,血流动力学、代谢异常以及炎症纤维化是三大核心驱动因素。盐皮质激素受体(MR)过度激活导致的炎症纤维化是疾病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2。非奈利酮可直接作用于肾心靶器官,通过直接靶向MR过度激活,发挥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从而显著改善蛋白尿,带来明确的肾心双重获益3。而SGLT2i被认为主要通过干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异常,二者在机制上不同,联用可实现机制上协同,从而带来更强的降低UACR疗效,实现肾脏保护4。
其次,非奈利酮是一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通过抑制醛固酮的作用,可以减少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这种机制可以减少肾脏对钠的重吸收,从而减少钠在体内的积累,进而会有升高血钾的风险;而SGLT2i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导致葡萄糖在尿液中的排泄增加。这种机制可能伴随着钠的排泄增加,从而促进钠的尿液排泄。通过增加钠的排泄,SGLT2i可以减少肾脏对钠的重吸收,进而减少钠在体内的积累。两者联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钠-钾平衡,从而降低高钾的风险5。
问:基于这项研究结果,您认为临床医生在制定CKD治疗方案时应如何考虑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
在FIDELITY研究中,有6.7%的患者使用了SGLT2i,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基线是否使用了SGLT2i,非奈利酮都具有一致的肾心获益,对于基线使用SGLT2i的患者,联合非奈利酮治疗可进一步降低UACR水平,进一步降低肾心复合终点风险,同时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SGLT-2i与非奈利酮均可引起eGFR一过性下降,基于疗效与安全性的考量,推荐序贯治疗,即两者使用间隔至少2-4周,并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eGFR波动情况5。
问:这项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是否存在一些潜在的限制因素?您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如何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这些结果?
这项研究是第一项针对SGLT2i与非奈利酮联合应用的观察性临床研究,它虽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但这一数据还是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
要进一步推动这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明确患者获益,我们确实还需要寻找更多证据,未来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鼓励开展前瞻性RCT研究,这类研究是高质量、证据强度较高的;第二,要鼓励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在临床中进一步扩大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通过临床应用,我们可以进行临床案例总结,这也会增强我们对这方面的证据;第三,除了临床研究之外,我们还需要去开展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的基础研究,结合多类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强有力的证据。
结语
临床研究证实,非奈利酮与SGLT2i 是具有潜力的治疗新组合,两者联用机制互补、获益叠加,可进一步降低尿蛋白,延缓CKD进展,降低心血管风险,减少高钾血症发生,实现1+1>2的卓越心肾获益。非奈利酮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非甾体类MRA,其肾心保护作用已获得多项大型临床研究的证实,目前更多领域的深度探索正在火热进行中,期待非奈利酮的广阔应用前景,为更多受心肾慢病困扰的患者带来全新希望。
专家简介
王惠明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肾脏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微循环学会肾脏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肾脏病与血液净化专科联盟理事长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负责2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王氏腹透导管技术”创立者
研究方向:1、肾脏疾病免疫学发病机制与合成免疫学的应用。2、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优化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