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合并症之一,并且随着患者肾功能的退化,贫血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增加。近年来,CKD贫血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从早年的外源性补充促
2022年7月22日,在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肾脏病前沿论坛(CNA 2022)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倪兆慧教授全面解读了《中国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基层医生培训手册》,这是一部专门针对基层医生设计的培训手册,更注重临床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旨在助力我国肾性贫血诊疗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一、我国肾性贫血的治疗现状
我国CKD患者大多合并肾性贫血,尤其是CKD 5期和透析患者,其患病率在64%~100%之间。然而,我国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率与达标率都较低。一项调查显示,非透析CKD患者中,只有39.8%的贫血患者接受EPO治疗,27.1%患者接受铁剂治疗,22.7%的患者
二、肾性贫血的诊断与评估
第一,需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贫血。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贫血诊断标准,并考虑患者年龄、种族及居住地海拔高度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第二,需排除缺铁性贫血、
图1 肾性贫血诊断流程
第三,需进行肾性贫血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炎症状态及
表1 肾性贫血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指标
第四,一旦患者确诊为肾性贫血,建议定期监测相关指标。CKD3期以上患者应常规进行贫血筛查。此外,对于合并贫血和贫血初始治疗阶段的CKD患者,至少每月检测1次
表2 肾性贫血相关指标监测时机与频率
三、肾性贫血的治疗
肾性贫血的总体治疗目的是避免患者
图2 肾性贫血总体治疗原则
其中,Hb靶目标设定为Hb≥110g/L,但不超过130g/L。应依据患者年龄、透析方式、生理需求及并发症情况个体化调整Hb靶目标。对于存在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等病史患者,应根据原发病情况调整ESAs/HIF-PHI治疗的Hb靶目标。
而铁代谢指标的靶目标设定为SF>100ug/L且TSAT>20%,或者CHr>29pg/红细胞和(或)sTfR/log Ferritin比值≤2。应维持SF在200~500 μg/L之间, TSAT 在20%~50%之间。肾性贫血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ESAs/HIF-PHI及铁剂的不良反应,并给予及时治疗。
目前,肾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铁剂、ESA和HIF-PHI等三类。
01.铁剂
倪兆慧教授提示,应根据患者的铁缺乏类型决定是否使用铁剂:1)对于绝对铁缺乏(非透析患者或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HIF-PHI可增加肠道对铁的吸收,下调铁调素水平,促进肝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铁,从而增加机体利用铁、改善铁代谢素乱的能力,可考虑在缺铁患者中使用HIF-PHI改善铁代谢并纠正贫血。可根据表3选择适合患者的铁剂类型(口服铁剂/静脉注射铁剂),不良反应的应对及处理详见图2。
表3 口服/静注铁剂优缺点及适用人群
图2 静脉铁剂输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流程
02.ESAs
在起始治疗阶段,需要根据CKD患者Hb水平和临床情况选择ESAs种类,并决定ESAs起始剂量。对于初始Hb偏高的患者,应适当降低ESAs起始剂量;对于既往患有脑血管病、血栓栓塞、
表4 ESAs治疗时机
而ESAs的剂量调整也是ESAs治疗的重点,主要注意以下3点:
①ESAs剂量调整的频率取决于初始治疗期间Hb浓度的上升速率以及维持治疗期间Hb浓度的稳定性,ESAs剂量调整最小间隔一般为2周;
②Hb增长速度随着个体对ESAs反应性而变化。严重感染或手术等可能影响ESAs反应性,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重新调整ESAs剂量;
③Hb变异度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增长速度随着个体对ESAs反应性而变化,因此应密切监测Hb变化,个体化调整ESAs剂量。
ESAs具体剂量调整方案如下表(表5)。
表5 不同治疗阶段ESAs剂量调整方案
03.HIF-PHI
HIF-PHI的起始治疗时机为患者Hb<100 g/L,治疗期间定期评估高血压、高血钾症、心血管事件等临床事件,治疗靶目标可参考ESAs治疗。HIF-PHI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适当补充铁剂。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口服和静脉注射铁剂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此外,HIF-PHI治疗也有诸多注意事项。首先,医师应注意HIF-PHI不应与ESAs同时使用;其次,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控制Hb水平,患者Hb过高可增加血栓栓塞、血管通路栓塞形成的风险;此外,
四、特殊人群肾性贫血治疗
对ESAs治疗低反应的患者不应仅仅增加ESAs剂量,首先应对病因进行排查和诊断,并针对性给予干预或治疗。主要考虑是否有铁缺乏、评估ESAs冷链和保存是否规范,患者是否为PRCA等情况。此外,对于ESAs反应过低的人群还可以补充
而其他特殊人群的治疗建议可参照下图(图3)。
图3 特殊人群的肾性贫血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陈香美,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指南工作组.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20) : 1463-1502.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10201-00309.
2.倪兆慧. 《中国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基层医生培训手册》解读,CNA 2022, 2020-7-2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