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中国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发布!附PDF下载链接
2021-04-21 来源:医脉通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大动脉炎(TA)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TARH)指TA患者因血管炎症和损害引起的高血压,即大动脉炎继发性高血压。TARH以难治性和恶性高血压多见,是TA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日,我国发布了首个《中国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多学科专家共识》,为风湿免疫科、心内科、肾内科等相关科室提供治疗指导。本文简要汇总诊断和治疗相关内容(内附原文链接,供大家下载查阅)。


诊断


对于不明原因高血压患者,可参考以下诊治流程(图1)。


1619003632535543.png

图1 TA高危人群诊治流程


由于TA常累及四肢血管,所以在确诊TA后须进行四肢血压和踝臂血压测量。根据影像学结果选择相应的测量部位,一侧肢体血管受累时,测健侧肢体;双上肢血管均受累时,测双下肢血压;四肢血管均受累时应进行中心血压测定。此外,还应注意遵守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治疗


TARH的治疗主要是以风湿免疫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合作诊疗。治疗原则:(1)尽快控制炎症,积极诱导疾病缓解和维持病情持续缓解;(2)积极降压治疗,在高血压及靶器官评估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降压药物,规律监测血压;(3)血压不达标者,在控制炎症后,可选择外科干预;(4)TA和高血压均要达标治疗,实现“双达标”的原则。


一般治疗


TA和高血压均是慢性病,因此需要长期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忌酗酒、戒烟、控制体重、避免过度焦虑和恐慌等)是TA和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基本要求。


TA的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治疗可分为诱导缓解、维持缓解和预防复发。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GC)和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其他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治疗。维持TA病情的持续缓解有助于稳定血压。但是TA的一些治疗药物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因此还需要警惕药物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的治疗


建议将血压控制目标定为<140/90mmHg,如果患者耐受较好,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压目标值。


TARH患者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这5大类药物均可作为起始治疗及维持治疗。同时,联合治疗可作为TA相关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除ACEI和ARB不能联合应用外,可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图2)。


1619003763755898.png

图2 大动脉炎特殊人群降压药物选择


总结


TARH是一种少见的,以系统性免疫炎症为基础的继发性高血压。在TARH的治疗中,共识提出“双达标”,即大动脉炎和高血压都以达标治疗为原则。这就要求风湿免疫科、心内科、肾内科等多学科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诊治。最后,共识提倡,希望尽快开展国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制定中国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的临床诊治方案,为TARH提供更准确的临床参考。


下载链接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23057


参考文献: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诊治多学科共识中国专家组. 中国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21,48(2):143-15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