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洁; 娄引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arget="_blank" titl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类起源于B或T淋巴细胞前体细胞的恶性克隆性肿瘤,其生物学特征和临床预后异质性很大。目前,儿童ALL治疗非常成功,但是成人ALL的疗效明显不如儿童。近年来,随着新的靶向药物的应用,以及对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深入认识,成人ALL的疗效有望改善。
一、ALL的分组治疗
成人ALL的治疗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亚组进行分层治疗:AYA组、Ph
1、AYA组ALL
对于ALL患者中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AYA)年龄范围目前仍未完全统一。对AYA患者的治疗,推荐采用偏向儿科的强化疗方案,总的无病生存(DFS)率可达到60%〜71%。但这一结果仍低于儿童的疗效。造成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在儿童和AYA中存在不同。
2、Ph染色体阳性ALL
成人ALL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Ph染色体阳性,患者化疗效果非常差,长期生存率很低。近年来,随着TKI的广泛应用,Ph染色体阳性ALL的缓解率明显提高。hyper-CVAD联合
目前,其他新型TKI治疗ALL的研究数据尚不多。
3、Ph样ALL
Ph样ALL是指基因表达谱与Ph染色体阳性ALL患者非常相似的一类ALL患者。。这类患者常规治疗的5年DFS率仅25.8%。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此类Ph样的ALL患者中,通常存在高频率的激酶基因激活。这些激酶可作为TKI治疗的靶点。如JAK2突变可用JAK2抑制剂,ABL和CS-FR的融合基因对伊马替尼和达沙替尼有效。相关的一系列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4、其他ALL
目前主要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试验(UKALL Ⅻ)中的方案以及hyper-CVAD方案,这些方案可能是成人ALL诱导化疗较为理想的化疗方案。在一些临床试验中,成人患者采用调整的儿童治疗方案使5年生存率提高到约50%。UKALLⅫ方案的诱导缓解方法:①第一阶段(1〜4周):
二、分子靶点治疗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精准地根据ALL的分子靶点,如BCR/ABL融合基因、CRLF2基因以及表面抗原,ALL的治疗出现了许多新的靶向药物与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
1、BCR/ABL融合基因
见上述Ph染色体阳性ALL的治疗。
2、CRLF2基因
50%的Down相关的ALL患者存在重排,也可见于Ph样的ALL。CRLF2突变细胞JAK-STAT-PI3K-mTOR通路激活,对mTOR抑制剂(everolimus和atemsiroli-mus)及JAK2抑制剂(依鲁替尼,ruxolitinib)有潜在的反应。其他Down相关的ALL的靶点如22q11.22缺失和PDGFR-alpha的扩增,可能对PDGFR抑制剂敏感。
表观遗传学改变包括肿瘤抑制基因的高甲基化,微小RNA(microRNAs)和癌基因的低甲基化,也是一个ALL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领域。
三、单克隆抗体治疗
ALL细胞表面上的许多标记可作为治疗靶点,采用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是非常值得期待的ALL治疗方法。
1、CD20单抗
CD20是在B系淋巴细胞发育中表达,存在于25%的前B-ALL和几乎所有的成熟B-ALL中。早期研究发现CD20表达同时伴高白细胞计数ALL患者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更差的无事件生存。
2、CD22单抗
CD22表达于超过90%的前B-ALL和成熟B-ALL。依帕珠单抗(Epratuzumab)是非共扼化CD22单克隆抗体,与细胞表面CD22结合后,内化到细胞中起免疫调节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复发儿童前B-ALL患者采用依帕珠单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虽然与历史对照相比并没有提高CR率,但提高了这些患者MRD的阴性率。目前,依帕珠单抗正在进行Ⅱ期临床研究。
另一种抗CD22抗体奥英妥珠单抗,是缀合于calicheamicin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采用奥英妥珠单抗治疗49例难治/复发ALL患者获得了57%的缓解率(18%CR,39%CRi),中位OS达6.7个月。肝功能异常是最显著的不良事件。在年龄>60岁的ALL患者中,用低剂量的奥英妥珠单抗联合低强度hyper-CVAD方案治疗,CR率达到81%,1年DFS率为81%,1年OS率为78%。目前,奥英妥珠单抗正在AYA ALL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
3、CD19抗体
CD19抗原可见于90%的前B和成熟B细胞ALL。Blinatumomab是第一个针对CD3和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可与T细胞结合,引导杀伤CD19阳性的淋巴细胞。在前期研究中,该药成功使21例MRD持续阳性的ALL患者转阴。36例复发/难治的前B-ALL采用Blinatumomab治疗,获得69%的血液学缓解,其中88%患者在2个疗程治疗后获得分子学缓解。这些结果表明,Blina-tumomab是治疗ALL—个非常值得期待的生物药物。国际上目前正在进行初发BCR-ABL阴性的成人B-ALL的临床试验,采用化疗联合Blina-tumomab与单独化疗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非常值得期待。
由于ALL的生物学异质性,并不是所有的恶性克隆表达相同的抗原,故采用单抗单药治疗ALL并不能清除所有的恶性克隆。因此,未来可设计几种单抗联合一起使用,如将alemtuzumab和rttuximab联合治疗老年ALL患者或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避免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四、嵌合抗原受体
随着基因转染技术的进步,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即针对白血病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CAR)治疗取得较显著的疗效。在复发/难治的ALL中,针对CD19阳性的CD19特异性的CD28/CD3CARs可取得长期的疗效反应。在5例复发B-ALL中,CAR细胞治疗也能清除MRD,可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治疗。此外,抗CD22CAR、抗CD123CAR也正在进行尝试。CAR是目前针对B细胞表面抗原的靶向治疗中非常有希望的研究领域。如何减少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扩大CAR的应用白血病类型,是未来将要面临的任务。
在精准医疗时代,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二代测序的应用,ALL的分型、分层将更加精确,靶向治疗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的不断开发应用,使ALL的治疗有望取得明显的进步。
来源:临床血液学杂志,29(3):189-191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