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请勿转载。
第二十一届国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讨会(XXI iwCLL)于2025年9月12日至15日在波兰克拉科夫(Kraków)盛大召开。作为每两年一届的国际顶尖学术盛会,iwCLL始终以国际专家领衔的深度启发式研讨为核心,致力于推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及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领域的学术创新与临床实践进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在美洲人群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亚洲人群。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及其对治疗结局的影响尚存争议,且多数尚不明确。2025 iwCLL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
该研究对比了两个数据库中的基线协变量、治疗方案及结局数据,分别为美国 Flatiron 健康数据库(样本量,N=15786)和中国天津CAMS数据库(样本量,N=2996)。
中国患者的确诊年龄更小,Rai分期更晚,且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减少及β2-微球蛋白升高的发生率更高;美国患者未突变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TP53缺失及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发生率更高。在对年龄、Rai分期及IGHV突变状态进行校正后,这些差异仍持续存在。此外,两个队列在治疗模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7年,而美国患者为7.5年(P<0.001)。
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治疗方式下,中国CLL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更优:
化疗:中国患者 69%(95% CI:66%-72%) vs 美国患者 49%(95% CI:47%-52%),P<0.001;
免疫治疗:中国患者 67%(95% CI:63%-72%) vs 美国患者 65%(95% CI:64%-66%),P=0.041;
靶向治疗:中国患者 85%(95% CI:81%-88%) vs 美国患者 65%(95% CI:64%-67%),P<0.001。
这种生存优势在老年患者、早期患者、IGHV突变型患者及无TP53缺失的患者中尤为显著。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