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4年7月5日-7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4 China”在广州举行。本次大会重点介绍CSCO评选的《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2023》,同时围绕2024年ASCO年会的主题“肿瘤治疗的艺术与科学:从关怀到治愈(The Art and Science of Cancer Care:From Comfort to Cure)”,依据国内肿瘤的发病情况,邀请国内肿瘤学专家分别精选2024年ASCO会议中肿瘤各个领域的精彩论文进行解读。会议现场,医脉通特邀CSCO监事会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接受采访,谈谈大会召开的意义以及新形势下对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的看法。
医脉通:此次BOC/BOA大会针对不同瘤种和治疗方向设置了专题会场,并邀请众多国内肿瘤领域杰出学者对2024 ASCO年会当中公布的重点研究进行解读和探讨,引发了深入的学术思考。您认为BOC/BOA大会的召开对于我国临床肿瘤事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马军教授:在CSCO成立之初,我们便设想与全球的各肿瘤学会,如ASCO、ESMO等联合,推动全球肿瘤治疗的发展。ASCO年会是全球最具权威的临床肿瘤学会议,汇聚了众多世界一流的肿瘤学专家,共同探讨当前肿瘤领域的最前沿科研成果和治疗技术。每年在ASCO会议结束后,我们会在中国传达高水平的前沿进展,从而实现中国与国际的接轨。十年前,我们开始举办BOA会议,即Best of ASCO,结合ASCO会议上的前沿学术进展和创新药物进展,设立了
回想40多年前我第一次参加ASCO会议时,没有中国学者参加,也没有中国学者的论文入选。而在近20年里,中国肿瘤领域取得了快速进展,每年有成百上千的中国学者参与这场国际盛会。BOC会议,即Best of China则纳入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每年的新进展。通过BOC/BOA会议,我们结合国际和国内的最新进展,为中国肿瘤学者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交流和学习平台。
尽管如此,我仍认为我们还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分享更多前沿或超前的进展,让中国的肿瘤医生能够吸取国际上更先进的经验。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规范化治疗。美国肿瘤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已经达到了72%,这一成就非常了不起。而根据去年我国的数据显示,肿瘤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仅为37%-40%左右。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30年总体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我们依然任重道远。我们需要医患一家、医药一家、医政一家,一切为了患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法。
医脉通:近年来,我国肿瘤诊疗水平发展迅速,在很多国际一流学术舞台上都能够看到中国的身影,听到中国的声音。BOC/BOA大会对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能否请您分享一下2023年中国在血液肿瘤领域取得了怎样的突破?
马军教授:2023年我国血液肿瘤领域的进展犹如破晓之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我国CAR-T细胞疗法已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这体现了我国在细胞治疗领域的实力与贡献。并且在ASCO与EHA这两大国际舞台上,我国学者更是以实际成果诠释了创新的力量。迄今为止,我国已累计为近五万名患者实施了CAR-T治疗,然而,这其中仅有两千余名患者接受了商业化CAR-T治疗,其余患者均为IIT中免费接受CAR-T治疗,这表明我国CAR-T疗法的商业化进程面临着价格高昂的瓶颈,限制了其广泛惠及患者的可能。为此,我深切期望CAR-T治疗能够纳入国家医保体系,让这一前沿治疗方法能够真正贴近民生,成为患者可及、可负担的治疗选择。对比之下,美国与日本的CAR-T商业化进程更为显著,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CAR-T纳入医保的决心。与此同时,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领域的发展同样值得肯定,目前我国已有近一千项针对CAR-T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试验在进行,这也预示着未来CAR-T疗法在更广泛疾病治疗中的巨大潜力。相信不久的将来,CAR-T将为晚期肿瘤患者带来治疗希望,成为提升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长度的关键力量。
此外,单抗、ADC、双抗等创新药物在淋巴瘤领域同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甚至引领了全球的治疗趋势,如双抗在淋巴瘤领域的应用等都在实践中展现出了卓越疗效。我们的目标就是将中国的经验推向世界,同时积极引进全球先进的治疗理念与技术,以期为中国患者带来最前沿、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脉通:CSCO与ASCO等一流学术组织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合作,在全球临床肿瘤学发展的趋势下,CSCO将如何与各学术组织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学科进步?
马军教授:CSCO成立的时间虽非漫长,却也体现出了其成立的深远意义与不可或缺性。CSCO不仅是中国临床肿瘤学领域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国的临床医生携手跨越国界,迈向世界舞台的重要力量。CSCO致力于推动中国临床肿瘤诊疗事业的自主创新与发展,同时放眼全球,力求将中国智慧与成果贡献于世界。与ASCO、ESMO等国际顶尖学术组织的紧密合作与交流,是推动中国临床肿瘤治疗迈向新高度的关键所在。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更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最前沿的治疗方案与国际创新药物的引入,提升了我国肿瘤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我们深知,没有持续的创新,就无法突破肿瘤治疗的瓶颈,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乃至治愈的希望。因此,未来CSCO将继续秉承“一切为了患者”的初心与使命,深化学术交流,聚焦科研攻关,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全球肿瘤事业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马军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专家组组长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总编辑
原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主任委员
原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