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是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的重要文件,可以系统地指导临床医生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是临床实践的主要依据。2023年5月26日,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3)高血压论坛——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和管理规范专场,特邀日本JICHI医科大学Kazuomi Kario教授、意大利米兰比科卡大学Giuseppe Mancia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崔兆强教授以学术讲座与探讨的形式,围绕国内外高血压指南相关内容进行详细深入地探讨,为广大医师呈现了一场丰富精彩的学术盛宴!
Kazuomi Kario教授:HOPE Asia话题之未来高血压指南
HOPE亚洲网络(HOPE Asia network)成立初衷是改善亚洲人群的高血压管理,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最终达成“零“心血管事件的目标。亚洲高血压管理的七项行动策略,包括限盐、严格控制血压、提倡家庭血压监测、降低晨起血压和夜间血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广泛筛查提高知晓率、远程血压管理。亚洲人群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风险更高相关,相比西方人,严格控制血压对亚洲人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效果更加显著。研究表明,诊室
HOPE亚洲网络清晨高血压管理共识声明指出,一般情况下,清晨血压目标值应<135/85 mmHg,高危患者<125/75 mmHg。对于清晨血压目标值高的患者,建议先严格限盐(每天<6 g)、减肥、运动,需要时同时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选择长效钙拮抗剂(尤其适用于血压波动大的
Giuseppe Mancia教授:欧洲高血压学会指南关键问题及话题
根据诊室血压,欧洲指南将血压分为理想血压(SBP<120mmHg,DBP<80mmHg)、正常血压(SBP 120-129mmHg,DBP 80-84mmHg)和正常高值血压(SBP 130-139mmHg,DBP 85-89mmHg),将高血压分为3级,高血压1级:SBP 140-159mmHg,DBP 90-99mmHg;高血压2级:SBP 160-179mmHg,DBP 100-109mmHg;高血压3级:SBP≥180 mmHg,DBP≥110 mmHg。指南对于正常高值的人群进行了危险分层,对于伴有靶器官损害的正常高值患者,同样将其定义为中高危或高危组,需要进行治疗。研究发现,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相关,其损害程度为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高于白大衣高血压及正常血压人群。此外,SBP≥130mmHg,DBP≥85mmHg的患者具非常高的心血管风险。因此,在降压的同时,要保护靶器官并减少血压升高带来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指南表明,五类降压药(
王继光教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
王继光教授指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取得较好成绩,但人口老龄化及中青年高血压人群激增,使得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长期以来,诊室血压一直被视为高血压诊断与评估的“金标准”,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但诊室血压对于血压管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版指南指出,应尽可能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确诊高血压,评估降压疗效,识别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与
高血压的本质是心血管综合征,我国指南对降压治疗的目的非常明确,即降低心血管风险,保护靶器官损伤。对于降压目标方面,在患者能够耐受的前提下,应将血压<130/80 mmHg作为多数高血压患者(无心血管合并症,合并冠心病、
在治疗方面,高血压的生活方式强化管理应作为高血压患者基础治疗和高血压患者的全程治疗,既往指南推荐的常用降压药物包括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SPC。新版指南补充ARNI为新的一类常用降压药物。
此外,RDN已被证明具有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要在
总结
随着各位应邀专家精彩学术分享的结束,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和管理规范专场也进入尾声。相信随着国内外新版指南的正式公布,将持续推动高血压临床研究和诊疗水平提高,从而加速促进心血管学科高质量发展,能够为医患双方带来更为安全且优效的防治策略,并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进步,促进我国高血压“三率”提高,为广大高血压患者带来切实的临床获益,助力临床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审核:钱菊英教授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