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离子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维持正常的心肌电生理活动还能维持心血管的舒张功能。此外,钾离子还能降低肾血管阻力,升高肾小球滤过率。
心衰患者的血钾控制范围
电解质是心衰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目前心衰指南在逐步提高对血钾管理的重视。
●2016 SIGN
●2019 ESC心衰患者使用利尿剂的立场声明指出利尿剂具有排镁作用,心衰患者使用利尿剂期间应该注意补镁。
●2020中国心衰患者离子管理专家共识及2021 ESC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均建议控制心衰患者血钾在4.0-5.0mmol/L。
由此可见,国内外指南在心衰患者血钾控制方面达成共识,期望目标值为4.0-5.0mmol/L。这一范围较非心衰患者更窄,当心衰患者血钾处于“预警范围”即3.5-4.0mmol/L(正常低值范围)或5.0-5.5mmol/L时(正常高值范围),临床医生应给予干预从而预防血钾水平进一步发生变化。
低钾和高钾的临床意义
心衰患者为各种
目前低钾和心衰预后的关系更明确,而高钾与预后的关系可能与高钾导致RAAS阻断剂、
抗心衰药物对血钾的影响
治疗心衰药物中降低患者血钾的主要是强效利尿剂如
1.传统RAAS阻断剂
Val-HeFT、CHARM、VALIANT、RESOLVD等研究分析显示,对于心衰及
2.ARNI
PARADIGM研究显示,ARNI升血钾作用弱于
3.SGLT2i
在机制上SGLT2i具有影响血钾水平的潜在可能性,但大部分研究显示SGLT2i并不改变血钾水平。如EMPA-REG研究显示,
心衰患者低钾的管理
在接受ACEI/ARB、螺内酯和利尿剂等规范药物治疗的情况下,20.3%的心衰患者每年发生1次以上
心衰患者发生低钾的临床表现集中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如精神萎靡、神情淡漠、四肢软弱无力等。低钾血症对心脏的主要影响为心律失常,但是相关临床表现和
1.处理原则
(1)推荐心衰患者的血钾维持在4.0~5.0 mmol/L之间,即使处于正常低值血钾3.5~4.0mmol/L也应适当补钾,同时注意补镁;
(2)使用袢利尿剂的患者,经验性补钾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小剂量经验性补钾可能是优选方案;
(3)低钾常伴随低镁,镁缺乏会导致肾脏的钾丢失,补镁有利于肾脏钾的丢失,并可加速钾向细胞内转运,促进钾的跨膜平衡;同时补钾、补镁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且机制协同互补。
2.处理流程
(1)低钾血症(<3.5mmol/L):至少纠正血钾>3.5mmol/L
②轻度低钾血症首选口服补钾,如氯化钾、
(2)正常低值(3.5~4.0 mmol/L)
①纠正边缘范围;
②起始或维持补充钾剂;
③首选口服补钾,如门冬氨酸钾镁、氯化钾等。
(3) 理想范围(>4.0 mmol/L):持续随访血钾和肾功能
①肾功能正常:建议3-4个月/次;
②肾功能不全或使用袢利尿剂建议1-2月/次;
③ACEI/ARB/ARNI/MRA:建议首次用药后1-2周复查其后1月/次。
心衰患者高钾的管理
在接受规范药物治疗的情况下,24.4%心衰患者每年发生1次以上高钾血症,且HFpEF和HFmrEF人群的高钾发生率略高于HFrEF人群。心衰患者出现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肾功能不全、螺内酯或ACEI/ARB的使用。
高钾也可导致患者肌肉轻度
对心衰患者高钾血症的处理主要是通过控制钾的摄入、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以及促进钾离子排泄的方式降低血钾,其中前两个手段临床应用较多。ACC 2022发布的DIAMOND研究结果提示,在心衰患者应用指南推荐药物出现高血钾时,可加用钾离子结合剂来降低停用心衰治疗药物带来风险。目前,推荐在ACEI/ARB/ARNI基础上加用
小结
董蔚教授总结,心衰患者易出现低钾和高钾,血钾的目标值应在4.0-5.0mmol/L之间。“正常低值”和预后的关系相对明确,“正常高值”影响抗心衰药物使用,都应及时纠正。此外,电解质紊乱多数是可纠正的,及时排查隐患更加重要,且新的治疗方案或可避免基础治疗受限的情况。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