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各国都在有序进行新冠疫苗接种。自2020年12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首个新冠疫苗后,目前已有各种新冠疫苗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苗的确有一些相关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至中度。然而,却无相关综述或回顾描述新冠疫苗的耳鼻喉科相关不良反应。
2022年6月,来自意大利的学者在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上发表了耳鼻喉科的相关综述。据悉,该综述总结了对于新冠疫苗可能造成的耳鼻喉科相关不良反应。因此,耳鼻喉科医师在诊治患者的同时,或应关注其疫苗注射史,这将有利于患者的管理。
听力与前庭不良事件
一些文献和机构报道了新冠疫苗可能导致听力学或前庭不良事件,包括
在美国CDC数据库中,有40例(总计86553330剂疫苗)患者在注射疫苗后发生了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SHL)。这些SSHL病例是在接种3周内发病。
也有学者报告,新冠疫苗接种48h可能出现急性眩晕(n = 30)或头晕(n = 3)。其中,9例为良性阵发性眩晕,7例无前庭或中枢损伤的临床证据。
目前,疫苗接种后耳前庭改变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一般来说,上述病例都有特异性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发病机制可能与涉及到耳蜗或前庭系统的超敏反应、异常自身免疫反应和/或
面部麻痹
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数据库中,在Pfizer-BioNtech的试验期间,总计发生了4例面部麻痹,而研究总受试者为38000例(0.0105%)。在Modrena疫苗3期临床试验中,有3例贝尔氏麻痹症的病例报告。一般情况下,患者接受了大剂量的激素治疗,3~6个月后面部功能完全恢复。
此类不良事件的生理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然而,与
其他耳鼻喉科不良事件
一项大型人群队列研究的结果表明,新冠疫苗接种可能使
总结
新冠疫苗对于限制新冠的传播至关重要。截止今日,全球共计使用了100多亿剂新冠疫苗,但据报道其不良事件的发生数量和程度都并不高。与耳鼻喉科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听力改变、面部麻痹、鼻出血。然而,在任何情况下,它们都不严重或危及生命。
参考文献:
1. Colizza A, Ralli M, Turchetta R, et al. Otolaryngology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es.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22 Jun;26(11):4113-41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