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D2014]中国新发Graves甲亢患者的血糖特征
2014-09-22 来源:医脉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高鑫教授团队在第50届欧洲糖尿病协会(EASD2014)年会上发表了一项壁报研究——《新发Graves甲亢患者的葡萄糖耐受不良和糖尿病》,以下为相关摘要编译:


显性甲状腺毒症与胰岛素敏感性(IS)和β细胞功能下降相关,但是中国Graves甲亢患者的患病率、糖尿病特征及血糖调节受损(IGR)情况仍是未知的。本研究旨在评估Graves甲亢患者的葡萄糖稳态及其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高鑫教授团队于2012年到2014年,从复旦大学内分泌科招募了278例新发Graves甲亢但未进行抗甲状腺治疗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测定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FBG和2hPG)水平。此外,也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278例Graves甲亢中,82例为男性(29.5%)和196例为女性(70.5%),平均年龄为45.4岁。148例(53.2%)患者糖耐量正常(NGT),88例(31.7%)为IGR,42例(15.1%)患有糖尿病。


调整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后,糖尿病患者的T3(P <0.05)和FT3(P <0.01)水平明显较NGT组高。FT3的三分位组中,调整性别、年龄和BMI后,第三个三分位组空腹血糖(P <0.05)、餐后2小时血糖(P <0.01)和糖化血红蛋白(P <0.05)水平明显比第一个三分位组高。FBG水平与(r =0.24,P =0.05)与血清fT3水平呈正相关,餐后2小时血糖与血清T3、T4及fT3水平呈正相关(r =0.30,P =0.01;r= 0.28,P =0.02;r =0.30,P =0.0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只有BMI与FBG独立相关,但BMI和fT3与餐后2小时血糖独立相关。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BMI(OR =1.26,95%CI 1.00-1.60,P=0.05)和fT3(OR =1.53,95%CI 1.06-2.21,P=0.03)是Graves甲亢患者发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该研究结果表明, Graves甲亢患者的葡萄糖稳态异常(包括IGR和糖尿病)比例较高。甲状腺激素与葡萄糖稳态密切相关,BMI和fT3是Graves甲亢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摘要原文及壁报展:Glucose intolerance and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new onset Graves' hyperthyroidism || Abstract #651 Tuesday, 16 Sep 2014 14:15, Poster Hall


更多精彩见>>2014第50届欧洲糖尿病协会(EASD2014)年会专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