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临床证据,冠状动脉内低剂量溶栓治疗可考虑应用于特定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原则强调以机械介入为主、药物干预为辅,尽可能减少联合药物使用,以降低出血与再栓塞风险。关于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一起来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内溶栓专家共识(2025)》。
适应证
18~75 岁,发病12 h 内的STEMI 患者,PCI术中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可考虑使用冠状动脉内溶栓:
(1)球囊扩张或血栓抽吸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 0~2 级;
(2)球囊扩张或血栓抽吸后,TIMI 血栓≥4级;
(3)支架置入后立即出现的急性支架内血栓或慢血流/无复流。
绝对禁忌证
(1)既往任何时间发生过颅内出血;
(2)已知脑血管结构异常(如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
(3)已知颅内恶性肿瘤(原发或转移);
(4)近6个月内发生过缺血性卒中(不包括4.5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
(5)可疑或已确诊主动脉夹层;
(6)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不包括月经来潮);
(7)近1 个月内有严重创伤、手术、头部损伤或消化道出血;
(8)24 h 内接受非可压迫性穿刺术(如肝脏活检、腰椎穿刺)。
相对禁忌证
(1)发病超过12 h;
(2)已接受静脉溶栓;
(3)PCI术前已使用GPI;
(4)慢性、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110 mmHg],需降压至收缩压<160 mmHg 后再评估是否使用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
(5)正在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
(6)心肺复苏持续胸外按压时间>10 min 或存在创伤性心肺复苏(如肋骨骨折、心包积血);
(7)晚期肝脏疾病;
(8)感染性心内膜炎;
(9)活动性消化道溃疡。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