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病理年会在重庆召开。与会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昀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郭会芹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梅平教授等专家对最新的CINtecPLUS(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以及p16组织学检测在
p16/Ki-67同时表达提示细胞周期调控失调
郭会芹教授指出,持续性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通常,若HPV感染不清除,则会产生病毒致癌蛋白E6和E7,引起包括Ki-67、p16蛋白在内的原本正常的细胞增殖蛋白出现异常表达。
p16基因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的典型代表,也称为p16INK4。p16过度表达提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阻滞期,可作为宫颈病变的标志物。而Ki-67是一种标志着细胞周期进展及增殖期细胞的核抗原基因,其过度表达提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增殖期。若p16和Ki-67同时过度表达,细胞周期调控失调。在同一细胞中同时检测p16和Ki-67可作为细胞周期失调的标志物,其与高危型HPV病毒诱导的致癌性转化相关,可帮助检出真正的病变细胞,且不依赖于形态学检查结果。当p16/Ki-67检测阳性时,可强烈提示高级别病变,为区分潜在高级别病变妇女提供了客观检测指标。
目前,我国宫颈癌筛查面临细胞学检测敏感度较低(50%~70%)、观察者间重复性差、质量控制不足、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生物标志物p16/Ki-67的应用可有效改善细胞学分流检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梅平教授在会上分享了CINtecPLUS的临床研究数据。一项多国家、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PALMS对超过27000名、平均年龄39.9岁的妇女进行筛查。在575例细胞学检测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患者中,18例患者经活检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以上,CINtecPLUS双染的灵敏度为94%,特异性为78%且高于HC2HPV检测。
EEMAPS回顾性研究说明,双染检测可作为更合理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分流手段。当采用细胞学与HPV联合筛查时,CINtecPLUS双染检测可应用于对细胞学阴性但高危型HPV阳性者进行分流检测。
郭会芹教授分享了CINtecPLUS阅片体验,双染阅片可有效减轻阅片医生负担。罗氏诊断CINtecPLUSCytology检测能实现对p16与Ki-67的联合检测,具有优秀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该检测预计将于2015年年底在中国上市。p16组织学检测:
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指导宫颈癌临床诊疗
赵昀教授从临床医生角度,探讨了p16在临床中的使用意义。赵教授特别强调了宫颈病变过度治疗给患者带来的损伤,因此临床需要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以指导患者治疗。
通常,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即CIN,对CIN进行更准确的分级,对临床治疗决策至关重要。LAST项目证实,p16INK4a的应用对提高诊断一致性具有高质量证据,推荐在四种情况下使用p16INK4a染色。
基于病理学诊断的更新,宫颈病变临床管理随之调整。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和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推荐LSIL管理同CIN1的管理;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高级别病变(HSIL)管理同CIN2/3。对于CIN2/p16INK4a阴性的病例按照LSIL管理,随诊观察;对于CIN2/p16INK4a阳性的病例按HSIL管理,推荐治疗。对于年轻女性的HSIL(CIN2)或HSIL但未明确CIN2或3的病例,可每6个月进行一次细胞学和
通过生物标志物p16INK4a可从更微观的层面理解宫颈癌前病变的病理机制,提高LSIL/HSIL判读准确性,确保临床对患者进行更合理的分流管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