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影响甚微
2014-04-30 来源:医脉通

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增多(IELs)可以表征乳糜泻,但是也可以用来描述非乳糜泻症状。IELs增加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一直存在争议,在儿童中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很常见。


近期,发表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用来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十二指肠IELs之间的关系,采用了大型儿童队列研究,这些儿童包括患和不患乳糜泻疾病(点击下载全文)。



研究人员对在2006年1月到2013年2月在以色列的Schneider儿童医学中心(以色列最大的医疗保健组织转介中心),由于反复发作腹痛(RAP)或者疑似乳糜泻接受胃镜检查儿童的胃和十二指肠活检进行回顾。每一个标本根据十二指肠IEL数量和胃窦部呈现的幽门螺旋杆菌活检进行确认。





患有PAP(n=693)或者CD(n=306)的儿童均被纳入研究。在RAP儿童中,有33.8%的孩子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阳性RAP组中平均IEL数量是17.8(±8.8)/100肠细胞单位,vs 幽门螺杆菌阴性RAP组15.8(±8.3)。有15.7%的幽门螺杆菌阴性,非乳糜泻儿童被发现IEL数量增加(≥25 IELs/100肠细胞单位)。乳糜泻儿童中,根据幽门螺杆菌状态IEL数量没有明显差异: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73.1(±26.1) vs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72.6 (±26.5)。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轻度升高的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在儿科人群很常见。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反复发作腹痛儿童或者乳糜泻儿童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没有重大影响。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