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通过优化的双心室同步起搏使慢性心衰患者恢复心脏的同步协调性运动。然而,并不是所有CRT都能达到优化起搏,CRT对于室性心律失常会产生双重作用:(1)改善左心室结构重构和电重构,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起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2)左心室刺激可导致室速和(或)室颤等不良事件。24h内发生≥2次的室速和(或)室颤可诊断为室性心律失常风暴或电风暴,伴或不伴血液动力学障碍。
CRT术后患者发生电风暴的原因之一是来自CRT治疗本身。双心室起搏可以使QRS波时限、QT/QTc间期、JT间期和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增大,进而可能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图1)。NAYAK等前瞻性观察191例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治疗的患者,其中室速风暴定义为双心室起搏治疗后反复发生持续性或无休止性单形性室速,而在双心室起搏治疗前3个月内未发生室速。结果发现,8例(4%)患者发生室速风暴,发生时间为双心室起搏治疗后0.5~30d(平均16±2.5d)。
1a:双心室起搏治疗患者在术后3~4h频发R on T室性早搏和尖端扭转性室速;
1b: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放电中止双心室起搏诱发的尖端扭转性室速
CRT后电风暴的合理处理往往具有很大挑战性。这类电风暴通常对
病例摘要
主诉:76岁,男性。主因“CRT后发生电风暴”入院。
现病史:患者既往有下壁心肌梗死史,因持续性室速而接受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4年后,该患者发生药物难治性心衰,伴有房颤和左束支阻滞,NYHA Ⅳ级,QRS波时限140ms,左室射血分数21%,遂升级为CRT-D治疗。左心室双极起搏电极导线通过冠状静脉窦放置在心脏静脉侧支,患者在双心室起搏治疗后即刻发生室速,并接受3次ICD治疗,其中2次是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1次是电复律治疗。该患者在CRT-D置入前6个月内未发生过室速。患者在放电治疗同时终止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予静脉乙胺碘呋酮治疗后未再发生室速和房颤。此后,患者心功能逐渐改善,并用脉冲波
ICD的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可以成功终止室速,很少需要放电治疗。当ICD放电治疗终止室速和持续性房颤后,在窦性心律和双心室起搏治疗间期未再发生室速,但当房颤复发后,在左心室起搏状态下立刻发生了频繁的室速。相比之下,在房颤和右心室起搏时不会发生室速,在存在右束支传导而无心室起搏时也不会发生室速。最为重要的是,在窦性心律下行双心室起搏治疗期间,当自身传导和心室起搏融合时,也不会发生室速。因此,Itoh等推测在房颤期间左心室起搏(双心室起搏或仅左心室起搏)没有与自身传导融合就可能会引发室速,自身传导的存在可能会抑制室速发生,即便是左心室起搏或双心室起搏期间(图2)。在关闭双心室起搏后,室速消失,但患者的心功能恶化。为了改善心衰,又重新开始了双心室起搏治疗,但即刻又复发了室速风暴。
2a:窦性心律和双心室起搏期间,自身传导和心室起搏融合时无室速;
2b:房颤和双心室起搏时频发室速;
2c:房颤和左心室起搏时频发室速;
2d:房颤期间,三部位双心室起搏抑制了室速
诊疗经过:Itoh等认为,与双心室起搏相比,在房颤期间进行三部位双心室起搏可能会通过改变左心室激动顺序而抑制室速。因此,在原有双心室起搏治疗的基础上,Itoh等又在患者的右心室前间隔置入一个新的起搏电极(图3)。
3a:前后位;3b:左前斜位;3c:起搏治疗后的12导联
另外,为了增加起搏的百分比,又进行了房室结消融术。术后未再发作室速,心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出院3个月后,因起搏阈值增高,失去右心室前间隔夺获,患者再次发生室速电风暴。在窦性心律期间,因房室结消融失去了固有的传导,双心室起搏诱发了室速。通过增加起搏电压,恢复了右心室前间隔夺获,患者7个月内未再发生室速和心衰恶化。
病例讨论
由此可见,在不能完全优化的CRT工作状态下,双心室起搏后QRS波时限是180ms。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后(QRS时限为150m。)得以改善,虽然并未达到理想的标准,但还是能显示出三部位双心室起搏更有利于恢复心脏的同步性。然而,这并不是该患者病情明确得以改善的通常或唯一缘由。
左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是从希氏束至心内膜下,最后传导到心外膜,这构成心肌除极和复极的正常次序,保证电机械偶联的正常进行。就像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使心室在心内膜起搏的次序发生颠倒,长期可能导致左心室重构一样,左心室侧壁心外膜起搏的三维激动次序都发生颠倒,左心室重构包括电重构也会发生,尤其在已经存在心室重构的房颤、心衰及缺血性心肌病等患者。结果就像急性缺血一样,心外膜起搏同样可以导致即刻或起搏一定时间后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尽管发生率仅4%,且大部分CRT患者得到获益,但CRT仍不能改变总体预后。除极和复极的非同质性是心外膜起搏的潜在致命缺憾。至少部分患者选用CRT可能要做术中心外膜程序刺激或增频起搏观察起搏效应。而术中心外膜起搏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审慎置入CRT。
来源:杜鑫,万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电风暴防治.医师报.2013.10.24.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