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预防癌症应有年龄限制
2012-03-06 来源:爱唯医学网
       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主办的胃肠道肿瘤会议上,英国牛津大学胃肠肿瘤学教授Janusz A. Jankowski博士指出,阿司匹林在预防食管癌和其他癌症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能会限制其在极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可使癌症风险降低1/4,但该药需服用至少10年才能看到具有临床意义的获益(Lancet 2011;377:31-41),这意味着副作用必须很低才行。
 
       已知阿司匹林具有出血副作用。该药每年导致的任何上消化道出血和严重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和2%。在50岁以上患者中,阿司匹林特别容易增加自发性胃肠道出血的风险。不过,加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可明显降低这种额外风险。
 
       最新数据也表明,阿司匹林可能与黄斑变性的发生有关(Ophthalmology 2012;119:112-8)。近期一项分析显示,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健康人中,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风险均未明显降低(Arch. Intern. Med. 2012;172:209-16),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对该药用于一级预防的希望。在二级预防方面,随机Aspect研究在约2,500例Barrett食管患者中对埃索美拉唑单用或联用阿司匹林的化学预防效果进行了比较。尽管该研究的癌症和其他临床预后结果要等到2019年才能出炉,但早期内镜检查结果表明,加用阿司匹林有助于促进此前具有Barrett化生表现的部位产生新的鳞状上皮岛。Jankowski博士表示,不应过分依赖阿司匹林。尽管阿司匹林是不错的药物,但还不够好,因为目前尚无法确定哪些患者能够受益于该药,该药在Barrett食管患者中的最佳有效率可能仅为20%。
 
       目前阿司匹林的有效性和反应性已成为研究热点。由于遗传学在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Chopin研究目前评价了食管癌的发生及预防中的全基因组关系,包括识别阿司匹林反应基因。

       总结阿司匹林预防食管癌和其他癌症的证据来看,未来2年发布的指南很可能会建议具有次要癌症危险因素(Barrett化生)的患者在应用PPI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
 
       现有证据表明,即使具有心脏病或癌症次要危险因素,最好也不要在55岁之前应用阿司匹林。另外,从目前的人类寿命和长期用药以获得益处的必要性来看,75岁后开始应用阿司匹林也不合理。因此,只有55~75岁这一狭窄年龄范围内的人可获得净收益。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