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drow(1981年)将氧疗后新发丛集性头痛的迅速复发命名为“反弹效应”。目前,尚没有对这一效应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研究。
为了研究这一效应,研究人员将其定义为经氧疗病情完全缓解后出现的一种比正常更迅速的复发性丛集性头痛(对单个患者而言),或氧疗用于急性发作治疗期间每24小时内发作次数增加。他们回顾了文献,检索了丛集性头痛研究数据库。病例系列:8例丛集性头痛反弹患者中,87.5%的经氧疗治疗发作后出现该效应。氧疗者距离下一次丛集性头痛发作的间隔时间较未氧疗者平均短894 分钟,发作频次每天平均高1.6次。结论:虽然1981年的试验报告称氧疗后丛集性头痛反弹的患病率为25%,但目前的相关报道很少。其原因可能是氧气应用技术更佳,使用更高的氧气流量或漏报。
由于相关文献以及8例患者的资料较少,未能就反弹效应的机制提供线索。研究人员表示,应用他们提议的定义进行深入研究可能有帮助。
英国国家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医院 Anna Cohen评论
本文探讨了经吸入氧气急性期顿挫治疗后丛集性头痛(CH)的反弹现象,这一现象以往就被认识,但文献报道不多。本文强调应认识CH患者吸入氧气后的病情反弹现象。作者发现,其研究队列中患者反弹现象的发生率在3.5%至7%之间。反弹的定义是经氧疗CH完全缓解后出现更迅速的复发或发作频率增加。作者前瞻性研究了这8名患者,发现6例患者在所有发作后据报告发生反弹,另2例患者在50%发作后出现反弹现象。有趣的是,所有患者在氧疗同时均服用了维拉帕米,其在CH中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目前,有关氧疗后出现反弹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给氧的流量有关,因为氧流量越高,引起的反弹较少。当然,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要求患者记录距离下次发作的时间,以确定反弹效应,但可用于有意义分析的数据点太少(见文献{1},)。这与Kudrow的报道{2}不同,Kudrow发现25%的患者发生反弹效应,但使用的是较低流量氧气。本文作者也发现,使用低流量氧气的患者发生了反弹效应。
References:
{1} Cohen et al. JAMA 2009, 302:2451-7 [PMID:19996400].
{2} Kudrow L, Headache 1981, 21:1-4 [PMID:7007285].
更多阅读:Rebound following oxygen therapy in cluster headache.Cephalalgia. 2011 Jul;31(10):1145-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