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探真知,众智汇流谱新策。2025年10月25日,”话糖肾,术先行——糖尿病
盛典启幕,华章致辞
会议伊始,河北省人民医院任路平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肖文华教授与中国民航总医院段俊婷教授联袂致辞,对与会专家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三位主席指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位居全球首位,糖尿病相关
大咖视角:从循证到实践,全面剖析nsMRA创新机制与临床应用
▶黄金逆转期-重在早期微量白蛋白尿的管理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安艳荣教授系统阐述了早期干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对延缓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关键作用。
她指出,我国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中,超过70%的CKD患者处于疾病早期(CKD 1-2期),且同样高比例的患者伴有微量白蛋白尿(UACR 30-300 mg/g),然而疾病知晓率与筛查率却显著偏低[1]。安教授强调,UACR≥30 mg/g是肾心风险的“预警哨”,标志着“黄金逆转期”的开始,提示已存在肾脏结构病变及广泛的血管内皮损伤[2, 3]。
基于此,安教授提出了清晰的“30-30”蛋白尿管理原则:即UACR≥30 mg/g时应立即启动干预,并将UACR降低幅度≥30%作为管理目标。这一目标具有坚实的循证支持,大规模荟萃分析表明,UACR每降低30%,主要肾脏风险相应降低29%[4]。
在治疗策略上,安教授主张尽早启用多机制联合的“金三角”方案。非奈利酮作为核心药物之一,在FIGARO-DKD研究的事后分析中显示,对于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早期患者,可显著降低UACR达33%,并将其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的风险降低41%[5]。FIDELITY研究的中介分析进一步揭示,UACR降低介导了非奈利酮84%的肾脏获益,凸显了早期控制蛋白尿的核心机制价值[6]。

图1.CKD的金三角治疗策略
▶早联合早获益-CONFIDENCE研究解读与启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昂教授对CONFIDENCE研究进行了深入解读。李昂教授指出,CONFIDENCE研究作为全球首个评估非奈利酮与SGLT-2i同步起始治疗T2DM相关CKD的全球多中心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7]。
研究结果显示,非奈利酮与SGLT-2i同步起始治疗2周即可快速降低UACR达30%,治疗6个月时UACR降幅进一步达到52%,疗效显著优于单药治疗[7]。特别值得关注的是,CONFIDENCE预设KDIGO亚组研究证实,在不同风险分层患者中,起始联合均能显著降低UACR,其中在中低危患者中UACR降低达62%,比SGLT2i单药额外多降38%[8]。
在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组早期eGFR下降具有可逆性,停药后30

图2.CONFIDENCE研究结果,6个月期间UACR下降情况
▶体重管理门诊标准化建设和获益
天津市人民医院李春君教授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肥胖与CKD交织蔓延的严峻态势,并就目前体重管理门诊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分享。
李教授指出,当前成人超重/肥胖率已突破50%,代谢性健康肥胖(MHO)使CKD风险升高,肥胖正取代

图3.代谢正常组的疾病风险增加趋势
▶中国经验:nsMRA临床应用探讨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庞建华教授系统阐述了非奈利酮在中国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经验与策略。庞教授指出,非奈利酮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获"3F"研究(FIDELIO-DKD、FIGARO-DKD、FIDELITY)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证实,覆盖T2D相关CKD 1-4期患者,为临床应用奠定坚实基础[11]。
中国真实世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非奈利酮的临床价值。FINE-REAL研究中期分析显示,中国患者起始标准剂量20mg qd治疗比例达40.6%,近半数患者处于疾病早期,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率低[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真实世界研究证实,非奈利酮治疗可显著降低UACR达73%,且耐受性良好[13]。
庞教授结合临床病例强调,对于病程长、已合并ASCVD与CKD的T2D患者,在综合管理基础上加用非奈利酮,可使蛋白尿快速转阴,且eGFR与血钾维持在正常范围。在临床应用方面,庞教授建议起始治疗应依据血清钾及eGFR水平,剂量调整仅依据血清钾水平;标准剂量20mg长期应用可使患者获益更佳;治疗期间需常规监测血钾、UACR和eGFR水平,积极管理高钾血症风险,确保长期用药安全。

图4.非奈利酮的起始剂量和剂量调整建议
观点交锋,拓展非奈利酮临床应用新视野
本次会议设有讨论环节。在会议的第一个讨论环节,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王芸教授、邯郸市中心医院郑宪玲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张耀教授围绕“炎症和纤维化早期干预的必要性以及 nsMRA 的临床使用时机”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平衡非奈利酮、 RASi 、SGLT2i的起始/联合用药时机与剂量”等话题分享真知灼见。
王芸教授在讨论中强调,炎症与纤维化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重要病理过程,必须在UACR≥30mg/g阶段就及时进行干预。她指出非奈利酮凭借其抗炎、抗纤维化机制,应在此窗口期尽早启用。关于联合用药,她认为非奈利酮与RASi、SGLT2i机制互补,但需根据患者eGFR和血钾水平个体化制定方案。她建议可采用序贯或同步联合策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心肾保护效益,同时注意监测eGFR的早期变化。临床实践中需平衡疗效与安全性,通过规范监测实现治疗效益最大化。
郑宪玲教授基于临床实践指出,对于经RASi或SGLT2i治疗后仍存在蛋白尿的患者,加用非奈利酮可进一步强化肾脏保护。她通过典型案例说明,在合并
张耀教授表示,应从循证医学角度来明确非奈利酮的临床应用价值。他指出,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非奈利酮在不同KDIGO风险分层的患者中均显示出明确的心肾保护作用,尤其在合并左心室肥厚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获益更为显著。因此,他强烈建议将UACR≥30mg/g的CKD1-2期患者作为优先治疗人群。在联合用药管理方面,张教授特别强调治疗初期需要密切监测血钾与肾功能变化,这既是保障用药安全的关键措施,也是确保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最终实现预后改善的重要基础。
在会议的第二个讨论环节,河北省人民医院刘晶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马剑侠教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张坤教授围绕“从中国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需求出发,非奈利酮在 CKD 治疗中的优势”以及“临床中优先起始 nsMRA 治疗人群推荐”等话题展开讨论。
刘晶教授结合中国患者特点深入分析了非奈利酮的临床优势。她指出,中国T2DM患者普遍存在知晓率低、干预晚的特点,而非奈利酮凭借其抗炎、抗纤维化与血流动力学调节的多重机制,在降低UACR方面表现显著。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其与SGLT2i联用不仅疗效叠加,高钾血症风险也相对可控。基于此,她推荐eGFR≥25mL/min/1.73m²、UACR持续≥30mg/g,特别是已使用RASi或SGLT2i后仍存在蛋白尿残留、或合并肥胖及早期心功能不全的T2DM相关CKD患者,应优先考虑启用非奈利酮,以尽早实现多机制心肾保护。
马剑侠教授从代谢与矿物质平衡的独特视角阐述了非奈利酮的应用价值。她强调,非奈利酮在延缓CKD进展的同时,对骨代谢可能存在积极影响,这为合并
张坤教授强调,应聚焦于标准化临床路径与患者全程管理,并分享了非奈利酮的实践心得。她介绍了其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将非奈利酮整合进CKD管理路径的经验,指出非奈利酮与SGLT2i联用可使患者UACR降幅超50%,且eGFR早期下降多为可逆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她强烈建议,对于CKD 1-2期、UACR≥30mg/g的患者,应优先起始非奈利酮治疗。她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与患者充分沟通治疗目标与监测计划,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信心,从而实现医患共同决策下的最优长期结局,这是对患者很有益处的策略。
在会议最后的总结发言环节,任路平教授、肖文华教授与段俊婷教授三位主席一致认为,本次会议紧扣临床实践,内容详实丰富。专家们强调,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重在"早"字——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CONFIDENCE研究为非奈利酮与SGLT2i的早期联合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依据,而"30-30"蛋白尿管理原则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清晰路径。三位主席鼓励广大临床医生积极转变诊疗理念,勇于实践多机制联合治疗方案,同时做好血钾和肾功能监测,共同推动我国糖尿病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结语
本次会议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会议聚焦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与多机制联合治疗策略,通过最新研究解读、临床经验分享与多维度探讨,为优化T2D相关CKD患者管理提供了全新视角与实践方向。非奈利酮作为靶向炎症与纤维化通路的新型nsMRA,在CONFIDENCE等研究中展现出显著的协同降蛋白尿作用及心肾保护价值,其在中国人群中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其疗效与安全性。期待未来通过更深入的临床探索与实践积累,进一步完善个体化治疗方案,让创新治疗理念惠及更广泛的CKD患者。
专家简介: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 王芸教授
副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糖尿病八科主任
河北省基层卫生协会糖尿病与肥胖健康管理专委会常委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肝病学会脂肪性肝病专委会常委
河北省女医师协会第一届内分泌代谢病专委会委员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第二届糖尿病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与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专委会委员

邯郸市中心医院 郑宪玲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邯郸市中心医院内分泌一科主任
邯郸市中心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老年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委员
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于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专委会副主委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青少年内分泌与代谢病防治专委会副主委
河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
邯郸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张耀教授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后
河北省糖尿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
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与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药学会罕见病药学专业委员会罕见病内分泌协作组委员
河北省代谢性疾病临床研究质量评价和促进中心委员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中文版编委

河北省人民医院 刘晶教授
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学习1年,英国伦敦皇家医院学习3个月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代谢性疾病以及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
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5篇,主持河北省卫生厅立项3项,河北省卫生厅一等奖2项
河北省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
河北省生长发育与矮小症协作组委员
河北省药学会内分泌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科普与继续教育学组委员
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
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理事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骨质疏松防控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与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糖尿病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糖尿病与肥胖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秘书长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防治委员会委员
石家庄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张坤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北京协和医院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持科教科工作
中国医院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长发育和代谢专委会常委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与肥胖专委会常委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防治专委会委员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与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专委会委员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委员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糖尿病与肥胖专委会委员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委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