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
推荐意见1:对具有CCA明确高危因素的人群,可定期(6~12 个月)进行肝胆超声检查,并结合血清
推荐意见2:血清CA19-9、CEA、CA125 是诊断CCA 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对 CCA 的诊断、术后复发监测、疗效预测具有一定价值。胆道梗阻、
推荐意见3:(1)对怀疑胆管肿瘤的病人,应首先行腹部超声检查,肝内胆管肿瘤可进一步选择超声
推荐意见4:ERCP有助于eCCA的诊断,可用于评估胆道狭窄程度及范围,且可同时行细胞学检查。经口胆道镜、EUS、IDUS、pCLE有选择性地用于辅助诊断eCCA,可作为eCCA诊断中的补充手段。[共识度95%(76/80)]
推荐意见5:超声或EUS引导下FNA诊断肝内外CCA的敏感性高,但存在针道种植转移风险,适用于诊断不明需要确诊或者不能手术需全身治疗的病人。[共识度91.2%(73/80)]
推荐意见6:基因检测可为CCA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及靶向治疗的靶点选择提供重要参考。对不能手术切除的CCA,推荐在综合治疗前行基因检测。[共识度93.7%(75/80)]
推荐意见7:不推荐术前常规胆道引流。对于术前梗阻性黄疸病人有以下情况者,推荐行术前胆道引流:(1)胆道梗阻时间长(>4周)合并明显
推荐意见8:术前胆道引流的途径主要有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BD)和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胆管支架引流(ENBD/ERBD)。术前胆道引流方法各有利弊,其选择尚无统一意见,应根据各中心的经验和病人具体病情合理选择。[共识度97.5%(78/80)]
推荐意见9:(1)对于健康肝且剩余肝体积
推荐意见10:(1)对于合并有
推荐意见11:对于存在潜在转移风险(多发病灶、血清CA19-9明显升高、血管侵犯或怀疑腹膜转移)的局部晚期可切除iCCA和hCCA病人,建议术中先行
推荐意见12:经组织学证实的远处器官转移(肺、骨骼、腹部其他脏器等),或超出区域淋巴结范围的淋巴结转移,即使原发病灶可以切除,手术治疗对改善预后意义不大。[共识度95%(76/80)]
推荐意见13:(1)在无明显肝硬化且剩余肝体积充足的情况下,首选解剖性肝切除术。(2)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基础上,建议手术切缘宽度≥1 cm。(3)在肿瘤体积较大、合并大血管侵犯时,可行大范围肝切除术,必要时联合血管切除和重建术。(4)对局部进展期的肿瘤,可考虑行系统治疗降期后再手术以提高疗效。[共识度97.5%(78/80)]
推荐意见14:(1)对于术前或术中诊断iCCA的病人,需常规行淋巴结清扫。(2)淋巴结清扫范围基于肿瘤部位,起源于肝左叶者清扫范围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小网膜至胃小弯和贲门附近淋巴结,起源于肝右叶者清扫范围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内、门腔间隙和胰腺后方淋巴结。(3)建议淋巴结清扫数目≥6枚,便于术后进行肿瘤学分期。[共识度98.7%(79/80)]
推荐意见15:(1)根据Bismuth分型决定肝切除范围。Bismuth Ⅰ型,可行肝门部肿瘤切除;Bismuth Ⅱ型肿瘤,需联合肝脏S4b和部分5段切除,尾状叶胆管开口受侵者需联合尾状叶切除,合并血管侵犯时需左/右半肝切除;Ⅲa型肿瘤建议行右半肝切除,Ⅲb型建议行左半肝切除,联合同侧或全尾状叶切除,如存在胆管变异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肝切除方式;Ⅳ型肿瘤建议行扩大左/右半肝切除;均同时行全尾状叶切除。(2)近端和远端胆管切缘需术中冰冻病理检测,力争胆管切缘阴性。术中快速病理应完整取材360°胆管全层。(3)对于存在血管侵犯的病人,可联合行门静脉和(或)肝动脉的切除和重建。[共识度96.2%(77/80)]
推荐意见16:腹腔镜/机器人治疗hCCA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病例。对于BismuthⅠ型、Ⅱ型可选择在腹腔镜或者机器人下完成手术,但对于BismuthⅢ型、Ⅳ型,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尚未被广泛认可。[共识度93.7%(75/80)]
推荐意见17:需常规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胰头后上方和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获取至少6枚淋巴结。[共识度100%(80/80)]
推荐意见18:(1)对于可切除的dCCA,常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消化道重建。胆管切缘、胰腺切缘、胰腺钩突及腹膜后切缘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测,确保切缘阴性。(2)对于一般情况较差,无法耐受较大手术切除范围的中段胆管癌病人,可行局段性肝外胆管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3)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受肿瘤侵犯较局限者,可联合局部血管切除和重建。[共识度97.5%(78/80)]
推荐意见19:(1)需常规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肝总动脉旁、胰头周围以及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的淋巴结。(2)超出区域淋巴结范围的淋巴结转移常被认为与远处器官转移一样,不推荐行根治性切除。[共识度95%(76/80)]
推荐意见20:(1)术后辅助化疗可以延长CCA根治性切除病人的长期生存,推荐方案为
推荐意见21:(1)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可使局部进展期或不可切除的CCA降期,增加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2)一线化疗方案包括
推荐意见22:针对CCA的特异性靶点的靶向药物如针对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重排或融合突变的
推荐意见23:(1)局部进展期不能切除iCCA的局部治疗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钇90微球放疗栓塞(TARE)、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局部放疗等,局部治疗联合常规化疗在iCCA的应用较多,可提高iCCA的降期转化成功率。(2)光动力疗法、粒子条(放射性粒子内照射)对晚期不可切除的eCCA有一定的疗效。[共识度95%(76/80)]
以上内容来源: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胆管癌诊断与治疗——外科专家共识(2025版)[J].临床外科杂志,2025,33(09):897-915.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