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性休克是 ICU 中最具挑战性的危重症之一。其特点是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循环衰竭、血管扩张、微循环障碍和器官灌注不足。在复苏治疗中,血压(尤其是平均动脉压,MAP)被视为关键目标。现行的《脓毒症生存指南》(SSC)建议:初始目标 MAP ≥ 65 mmHg,作为大多数患者的复苏起点。但临床实践和多项研究表明,单纯使用一个统一的 MAP 数值作为目标并不科学,因为:- 患者个体差异(是否存在慢性高血压、动脉硬化、CKD、年龄等)显著影响最佳 MAP。
- 器官灌注需求不同:即使在相同 MAP 下,不同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也不一样。
- 升压药风险:更高的 MAP 需要更多升压药物,增加心律失常、肢端缺血等风险。
因此,脓毒性休克的血压管理需要个体化,目标应从“数值”转向“器官灌注”。血压的临床意义在于分配血流,维持器官灌注。其关系可以简化为:- 同样 MAP 下,器官灌注不一定足够,需结合出口压力判断。
- 局部病理状态会改变灌注需求(如颅高压、腹腔高压)。
- 血压只是供血动力,真正关键是灌注是否满足代谢需求。
脓毒症相关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SAE)常见于 70% 患者,与高病死率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脑血流自调节可在 CPP 50–70 mmHg 范围内保持恒定。慢性高血压患者:自调节曲线右移,需要更高的 CPP(≈70 mmHg)才能保证脑血流。脓毒症状态:炎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破坏自调节,脑血流依赖于灌注压。ICP 升高时,即使 MAP 达标,CPP 也可能不足。- 当出现意识障碍或脑功能恶化时,应考虑提高 MAP,以确保 CPP ≥ 60 mmHg。
- 对于合并高血压或颅高压的患者,单纯 65 mmHg 的 MAP 可能不足。
脓毒症可导致心肌抑制,表现为射血分数下降或舒张功能障碍。然而,研究表明脓毒症时冠脉血流通常增加,并不存在典型的缺血。升压过度风险:过高 MAP 需要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心律失常与心肌耗氧量。临床研究:使用 β 阻滞剂(如艾司洛尔)在部分患者中改善心脏效率,提示避免心脏过度应激更重要。早期动物研究提示:肾脏的灌注阈值约 80 mmHg。人体研究:将 MAP 从 65 mmHg 提高到 85 mmHg,并未普遍改善尿量或肌酐清除率。慢性高血压/老年/动脉硬化患者:最佳 MAP 可能在 72–82 mmHg。腹腔高压:肾灌注压 = MAP – IAP。当 IAP ≥ 15 mmHg 时,MAP 目标必须相应提高。- 高血压/CKD/老年患者:需更高 MAP(≈80 mmHg)。
- 肝脏作为免疫清除的“门户”,需要足够血流维持功能。
- 一些小样本研究提示,联合使用血管扩张剂(如前列环素)可改善肝肠道血流。
过度升压药应用可能损害肠系膜灌注。
MAP 在 65–70 mmHg 基础上,根据乳酸、肠道功能(如肠鸣音、腹胀)、肝功能指标综合调整。脓毒性休克的血压管理不应被简单化为“65 mmHg 的规则”。MAP 是器官灌注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同患者、不同器官有着不同的灌注需求,只有结合器官功能与灌注指标,进行个体化血压管理,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器官功能,改善预后。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