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生存困局,立长效之益,莫妥珠单抗点亮FL“功能性治愈”之路
2025-10-10 来源:医脉通
关键词: 滤泡性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FL)作为一种常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治疗需求持续增长。FL通常病程缓慢,但难以治愈,患者虽初始治疗缓解率较高,但其“治疗后缓解-复发/进展”的反复模式成为临床管理的主要难点。随着复发次数增加,复发/难治性FL(R/R F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缩短,尤其老年、初始治疗后24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POD24)等高危群体预后更差,后续治疗选择日益受限。如何突破这一困境,实现长期疾病控制乃至“功能性治愈”,已成为FL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期要点


R/R FL患者整体生存困境亟待突破,POD24及老年患者预后更差,亟需新型治疗方案破解困局。


莫妥珠单抗治疗R/R FL患者实现60%的完全缓解(CR)率与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近4年的持久疾病控制,且可为POD24及老年人群提供一致获益,突破传统治疗局限。


莫妥珠单抗逐步向前线治疗拓展,单药或联合方案在初治患者中展现出深度且持久的缓解,有望为更多FL患者创造“功能性治愈”可能。


直面临床困境:FL患者生存窘境亟待破局


目前FL患者面临的临床困境主要体现在疾病复发后的生存状况急剧恶化。数据显示,FL患者在第三次复发后中位PFS仅7.1个月,预后极差,且后续治疗手段有限1。更为严峻的是,约24.4%的FL患者为POD24,这类不良预后亚组患者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仅为9.8个月,接受三线治疗后5年总生存(OS)率降至55%以下1-3


此外,FL发病年龄普遍较晚,老年FL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耐受性较差,而年龄本身也是影响FL预后的重要因素,随年龄增长,患者的生存率呈现阶梯式下降。数据显示,年龄>60岁的FL患者5年OS率仅为46.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70岁以上患者因合并症增多,起始治疗1年内的非复发死亡风险高达14%4。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未来老年FL患者在总体人群中的占比预计将持续增加,这一群体的治疗需求亟待重视。因此,为R/R FL患者探索可优化治疗获益的方案,尤其针对 POD24 及老年患者,已成为当前临床实践中亟待推进的重要方向。


持久缓解,打破循环:深缓解、长DoR和PFS助力R/R FL“功能性治愈”的实现


R/R FL的治疗策略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当前的治疗目标已转向延长患者PFS,部分患者甚至有望实现“功能性治愈”4-5。CD20/CD3双抗莫妥珠单抗的出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有力武器。在持续深入的研究与日益广泛的临床实践中,莫妥珠单抗为R/R FL患者带来的获益不断得到验证。


(1)莫妥珠单抗治疗覆盖广泛人群,高危基线下仍获高ORR与CR率


全球II期GO29781研究纳入的R/R FL患者(既往≥2线治疗)中有76.7%为III-IV期,68.9%对末线治疗难治,53.3%为抗CD20单抗和烷化剂双重难治。在接受8-17个周期的莫妥珠单抗治疗后,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0%,CR率达60%,中位DoR达46.4个月,这表明即便纳入了高比例的预后不良FL患者,莫妥珠单抗仍能实现深度且持久的缓解,为后续患者生存延长奠定基础6。


(2)打破POD24不良预后魔咒,CR率与总体人群相当


针对临床棘手的POD24人群,GO29781研究数据显示,莫妥珠单抗治疗该人群ORR达80.9%,CR率为59.6%,与总体人群相当7。这一结果打破了POD24患者“预后极差”的传统认知,证实莫妥珠单抗可有效改善这类高危人群的疗效,为临床处理POD24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


(3)老年患者可耐受,契合治疗需求


考虑到老年FL患者的治疗耐受性问题,莫妥珠单抗的无化疗属性与优异疗效形成双重优势。在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中,莫妥珠单抗治疗ORR达83.4%,CR率达66.7%8。更重要的是,莫妥珠单抗安全性良好,为合并症较多、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更符合老年患者的治疗需求,有望解决该人群治疗耐受性与疗效难以平衡的难题。


(4)持久缓解奠定长生存基础


莫妥珠单抗治疗的高CR率和长DoR共同作用,带来了长生存获益,形成了“深度缓解→持久控制→生存延长”的完整疗效逻辑链。GO29781研究总人群4年OS率达82.7%,4年PFS率达到38.6%。在预后较差的POD24高危人群中,预估4年PFS率和OS率分别达38.9%和86.4%5。这种由深度和持久缓解带来的生存优势,正在重新定义R/R FL的治疗目标。莫妥珠单抗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更为实现“功能性治愈”这一更高目标带来了希望。


革故鼎新,从后线至前线:再扩FL治愈边界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莫妥珠单抗的治疗潜力不断被挖掘,从后线治疗向前线拓展、从单药向联合治疗探索,进一步扩大了FL患者的获益人群,且其皮下注射(SC)方案更具便捷性,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依从性,为更多患者实现“功能性治愈”创造条件。


(1)前线治疗:高肿瘤负荷初治患者获益显著


MorningSun研究聚焦初治高肿瘤负荷FL患者,探索了莫妥珠单抗SC方案的疗效。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3.9个月,患者12个月PFS率高达82.8%,ORR达87.3%9。这一数据表明,将莫妥珠单抗用于FL前线治疗,可在疾病早期实现深度、持久的控制,延缓疾病复发,为初治患者的“功能性治愈”奠定基础。


(2)联合治疗:协同增效,进一步提升缓解深度


除单药治疗外,莫妥珠单抗与来那度胺的联合方案展现出优异潜力。临床研究显示,莫妥珠单抗联合来那度胺诱导治疗后,序贯莫妥珠单抗SC维持治疗在初治高肿瘤负荷FL患者中ORR达90%,CR率高达88%10。这一数据证实了联合方案的协同增效作用,为患者提供了兼具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无化疗治疗选择。


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和治疗经验的丰富,莫妥珠单抗有望进一步优化FL的治疗策略,为更多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推动“功能性治愈”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Liu J, et al. Front Oncol . 2023 Oct 24:13:1284723
2.Day JR, et al. Blood Adv. 2025 Mar 11;9(5):1013-1023.
3.Supplement Material Liu J, et al. Front Oncol . 2023 Oct 24:13:1284723
4.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3, 44(7) : 529-534.
5.M. Shadman,et al. 2023.ICML.
6.Mazyar shadman E A,2024ASH, 2024, 4407.
7.Sarit Assouline. 2024 EHA. Abstract S233.
8.Testa U,et al. Mediterr J Hematol Infect Dis. 2024 Jan 1;16 (1) :e2024012.
9.Ian Flinn. 2025 ASCO. Abstract 7014.
10.Toby A. Eyre, et al. 2025 ICML. Poster 229.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