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发现,在狼疮性肾炎以及Pristane介导的

BMBPR2介导狼疮肾炎内皮细胞活化和损伤的机制示意图
文章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BMPR2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活化和损伤过程中。研究结果表明,BMPR2通过激活SMAD通路,促进ID1和ID3的转录,从而驱动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异常活化,并加剧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这些发现为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即通过靶向BMPR2或其上游激活因子(如C5a)来抑制内皮细胞的活化和免疫炎症反应。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基于这一机制的治疗策略,尤其是开发针对BMPR2的特异性抑制剂,以期为狼疮性肾炎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介绍
吴俊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南京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主要从事肾脏足细胞生理病理机制研究。浙江省数理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肾脏疾病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Immunity, JCI, JAS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课题。
童强: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博士毕业于英国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发表SCI论文30余篇(通讯作者单篇引用次数大于600次),曾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医学中心Mayo Clinic工作和香港大学医学院附属玛丽医院工作;现为香港医学会风湿病学会成员、上海医师协会风湿病学会委员;长期致力于
卿剑波:浙江大学医学院在读博士,专注肾脏多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交叉分析)研究,致力于通过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统方法解析肾脏病发病机制;现任Renal Failure、BMC Nephrology、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高级副主编及Journal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等期刊编委,以第一/共一作者在JAS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5篇(总署名30篇),总被引200余次,研究聚焦肾脏疾病亚型分型、足细胞损伤机制及临床-组学数据关联分析。
信息来源:浙大邵逸夫肾脏科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