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至14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了全球肿瘤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会议期间,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
医脉通
欢迎来到济南参加本次CSCO年会,在这次的会议中,有哪些报告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对参加这次CSCO年会有怎样的感受?
Janice Tsang教授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年在济南举办的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这座城市非常美丽,而且无论是会议规模、参会人数,还是各类研究成果,本次大会的规格都极高。参会期间海内外讲者的分享内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肿瘤防治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nc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s)创始人——Charles Balch教授的演讲内容。Balch教授讲述了在2000年之前肿瘤治疗基础体系的搭建历程,以及此后个体化与精准医疗药物研发新时代的逐步开启,并且国际合作逐步加强,共筑了连接世界乳腺癌诊疗交流的桥梁。
既往有研究提及,约50%的癌症可以预防1。我认为,各界同仁应携手共进,为推进肿瘤预防工作贡献力量。此外,还有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本次CSCO年会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平行论坛模式,以及会中提及的人工智能(AI)、跨世代研究者思想碰撞。依托CSCO平台,各领域参会人员通过多维度互动,共同缔造出一个以“共创、共建”为核心,兼具协作与交流属性的“乌托邦”式学术生态。
医脉通
在本次CSCO会议上,您带来了“三阴性乳腺癌——新突破与新希望(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New Breakthroughs & New Hope)”报告。能否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报告的内容?
Janice Tsang教授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今年我们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本届CSCO年会乳腺癌专题讨论会聚焦国内专家本土研究成果,我也有幸分享了该领域发现的最新突破。回望过去二十年,我们发现,TNBC最初被视为是普通的单一性疾病,而现如今已被证实为具有多种疾病特征的集合体。这是因为TNBC从早期到转移性晚期,其
此次,我在大会上详细介绍了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最新进展,特别是ASCENT-04研究2最新数据。该研究表明,对于PD-L1阳性转移性TNBC患者,抗体偶联药物(ADC)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PD-L1阴性TNBC患者仍存在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在此背景下,我深感自豪与荣幸地看到了殷咏梅教授团队的OptiTROP-Breast05研究3,主要探讨了
此外,针对TNBC患者群体,期待未来能见证高通量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这将助力预后良好的患者构建“降阶梯”治疗策略,并通过连续性ctDNA检测降低治疗成本,使更多患者受益。并且,随着新药研发的进展,如韩国Sung-Bae Kim教授团队在ASCO会议上展示的对比研究——新型口服
专家简介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