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脏病的诊断应选择哪个标准(KDIGO vs. ADQI)?近600万人数据揭示AKD发生率与结局风险
2025-09-09

引言

急性肾脏病(Acute Kidney Disease, AKD)正逐步被认识为介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之间的关键转归阶段。然而,全球各研究中关于AKD的发病率和预后风险差异显著,这种差异究竟从何而来?


近期,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UMCG)的研究团队于国际肾脏病权威期刊《AJKD》发表了一项题为“Incidence and Adverse Outcomes of Acute Kidne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的研究。AJKD编辑部同期刊发Editorial对该研究进行了解读。该研究涵盖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的近600万名参与者,系统评估了不同AKD定义KDIGO vs. ADQI (Acute Disease Quality Initiative) 对AKD发病率与临床结局的影响。



研究背景

AKD是AKI与CKD之间的重要过渡阶段,其诊断和管理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关于AKD的流行病学研究结论存在巨大差异,从10%到50%不等;其与全因死亡的关联强度也高度不一致,OR值(风险比)从1.3至10。此外,AKD与CKD和肾衰竭等结局的关联同样存在较大异质性。


目前临床与研究中主要应用两种AKD定义:

-ADQI定义:强调AKD为AKI后7至90天内肾功能未恢复的阶段;

-KDIGO定义:定义相对更广泛,涵盖所有<3个月内的肾功能异常(包括AKI),且无需以AKI为前提。


表1  两种主流AKD定义的比较

1.png

由于AKD在疾病谱中的位置日益凸显,标准化定义和评估其对不良结局的影响亟需系统证据支持。



研究结果

文献纳入与研究特征

本研究共检索到1,883篇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59项观察性研究,总样本量达5,921,344例成年人,每项研究的样本量从50至超过540万不等。

-研究设计5项为前瞻性队列研究,54项为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人群:平均年龄介于29至75岁之间,男性比例为39.4%-83.8%;

-随访时间:报道AKD发病率的研究随访12天至1年,报道结局的研究最长随访达10年;

-地理分布:亚洲研究(n=30)占多数,其次为欧洲(n=14)、美洲(n=13)、澳洲(n=1)及1项多中心研究(加拿大、丹麦与英国);

-AKD定义40项研究采用ADQI定义,19项采用KDIGO定义。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ADQI研究纳入的人群为AKI人群,而所有基于KDIGO定义的研究均在无明确基线AKI人群中开展。

-研究质量:大多数研究质量良好,44项为高质量研究(NOS评分≥7),其余15项为中等质量研究(评分4-6分)。


图1.png

图1 纳入研究的地理分布及各国家/地区样本量


AKD发病率

-基于ADQI定义下估计值更高,ADQI:26.6% vs. KDIGO:11.1%(p<0.001)。

-在无基线AKI人群的研究亚组中,两种定义下的发病率接近:ADQI:13.6% vs. KDIGO:11.1%(P=0.58)

-但在基线合并AKI的研究中,ADQI定义下的AKD发病率(37.7%)显著增高

-亚组分析进一步显示在手术人群与ICU患者的AKD发病率最高;一般住院人群居中;社区人群最低。


图2.png

由于AKD在疾病谱中的位置日益凸显,标准化定义和评估其对不良结局的影响亟需系统证据支持。


AKD与不良结局:KDIGO定义预测能力更强

-全因死亡:KDIGO:OR=3.80  vs. ADQI:OR=3.02 (P=0.5)

-CKD:KDIGO:OR=4.9;ADQI:OR=2.9(P=0.20)

-肾衰竭:KDIGO:OR=13.1;ADQI:OR=5.1(P=0.02)

-进一步按基线AKI状态分层分析发现,两种定义在不同结局的风险估计上基本一致。例如,在无基线AKI人群中,全因死亡风险OR为:ADQI:4.2 vs. KDIGO:3.8(P=0.86)


此外,使用HR(风险比)而非OR进行分析的子集研究,结果趋势一致。


A.jpg

B.png

图3 不同AKD定义及基线AKI状态下,AKD与肾衰竭风险的关联3A. ADQI),3.KDIGO


异质性来源分析

多变量meta回归显示,基线AKI状态、研究场景、样本量与性别构成解释了AKD发病率差异的54.3% 变异性(Partial R²)。纳入AKI变量后,AKD定义本身对发病率的影响不再显著。对于肾衰竭这一结局,异质性主要由AKD定义与心血管病史比例解释(Partial R²=92.2%),但对于CKD与死亡的异质性尚缺乏清晰解释



研究结论

本研究是首个系统评估AKD定义对发病率与不良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AKD在全球范围内高度流行,发病率可达两成以上;

-不同定义标准(ADQI vs. KDIGO)显著影响AKD发病率比例与结局评估;

-KDIGO定义相对更能识别高风险人群,尤其在预测肾衰竭方面表现更佳;

推动AKD定义的统一与标准化将有助于临床风险分层、研究一致性及转化应用。


本研究强调,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应采用标准化的AKD定义,并区分是否合并AKI,从而更好地指导诊断与个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Yang C, Tonelli M, James MT, et al. Incidence and Adverse Outcomes of Acute Kidne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Kidney Dis. Published online July 1, 2025. doi:10.1053/j.ajkd.2025.05.008
2.Grant CH, Sawhney S, Bell S. Reframing Acute Kidney Disease: Two Coins or Two Sides?. Am J Kidney Dis. Published online July 26, 2025. doi:10.1053/j.ajkd.2025.07.002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0
收藏 分享